河南省許昌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校園食品安全工作,認真汲取學校食堂腐敗問題教訓,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及相關法律法規,圍繞“公益、安全、健康”食堂建設目標,實施食堂改革,推行“三一”模式,全市中小學校實行“食堂自主經營、聘用廚師團隊、食材集中配送、數字化平臺監控”,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健康。
堅持公益性定位,自主式經營,辦好惠民食堂
改革之初,許昌市教育局以“公益性、非營利性”定位,確立學校食堂經營方向,逐步形成“三一”模式,即“三公司一平臺”:學校后勤服務中心、餐飲服務公司、大宗食材集中配送公司和校園數字化監管平臺,確保校園食品安全“源頭可溯、過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追”。
推行食堂自主經營,提升餐飲質量。許昌市教育局要求學校優化食堂運營模式,成立非營利性后勤服務中心,作為食堂經營主體,學??蛇x取公開招標聘用餐飲服務團隊進行運營,或直接聘用廚師及食堂服務人員運營自主經營,原則上由分管副校長擔任法人代表,對學生餐費資金管理、食材采購驗收、設備投入和食堂整體運行情況等進行日常監督。通過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平臺,按需“貨比三家”、自主選擇食材供應商商品,實現食堂經營規范化。
聘用餐飲服務團隊,提升服務水平。要求學校公開招標聘用實力雄厚、管理科學、經驗豐富的餐飲服務團隊入駐學校,團隊人員持證上崗,配備專業營養師,協助學校精心編制每周菜譜,優化調整菜式結構,提前向師生和社會進行公示,學校每天供應食物種類達60種以上,每周食材種類達480種以上,建立符合師生多樣化口味、均衡化營養的餐飲保障體系,實現食堂服務專業化。
落實大宗食材集中采購,提升保障水平。該市各縣(市、區)教育局嚴格把好食材采購準入關,采取公開招標,擇優選定22家證照齊全、信譽良好、供貨能力強、售后服務好的食材配送公司,要求配送公司對每批次原輔食材進行食品安全檢測合格后,方可向學校配送食材。同時,許昌市教育局建立食材統一采購平臺,打造“互聯網+大數據+智慧監管+電子商務+線下物流”一云多端智慧系統,所有配送公司食材全部納入采購平臺,引入鄭州萬邦蔬菜批發市場食材價格、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價格、許昌一峰超市零售價格,作為配送公司每次食材價格的參照系數,實現食材采購高效化。
健全餐費管理制度,提升資金效應。該市要求學校食堂設立財務專戶,學生餐費全部繳入專戶,??顚S?,餐廳、學校無權隨意支配。學校自主經營食堂采購原輔食材費用不低于學生餐費總額的65%,餐飲服務團隊的人員工資、耗材購置、水電煤氣、廚具維護等費用不高于學生餐費總額的30%,學生食堂設施設備購置、餐廳維修和提升改造費用不高于學生餐費總額的5%。學校按照學生餐費支出管理規定,明確一般性支出和較大額度支出程序,嚴格控制餐費使用范圍,實現學生受益最大化。
堅持規范化運作,制度化約束,辦好安全食堂
為確保食堂改革不斷深入、不斷規范,許昌市教育局在改革中不斷探索,逐步形成具有許昌特點的食堂改革制度體系。
實行食堂改革容錯備案。2023年1月,許昌市教育局黨組就學校成立由副校長任法人的非營利性后勤服務中心和學生食堂實行自主經營及學生伙食費總額5%的使用問題向許昌市紀委監委進行容錯事項事前備案申請,成為《許昌市容錯事項事前備案辦法》實施4年來的首個備案案例。
健全食堂改革制度機制。2022年,許昌市教育局在襄城縣和中心城區學校食堂改革的基礎上,制定《許昌市直公辦學校食堂管理辦法(試行)》。經過試點、運行和推廣,2023年,許昌市教育局制定出臺《關于全面推進中小學校學生食堂改革指導意見(試行)》,配套下發中小學校學生食堂餐飲服務團隊招標工作管理辦法、中小學校食材配送公司配送資質認定辦法、中小學校學生食堂食材集中配送管理辦法、中心城區中小學校學生食堂食材定價管理辦法、中小學校集體用餐配送管理辦法、市直公辦學校餐費使用管理辦法、中小學校食材配送公司評價辦法、中小學校后勤服務中心管理辦法等文件,形成食堂改革“1+9”制度體系,為食堂改革各環節有效銜接、全過程平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數字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平臺。許昌市校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100%,在全部接入“河南舌尖安全網”的基礎上,創新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建立數字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平臺,實行市級監管指揮中心、縣(區)級監管平臺、學校管理終端三級管理制,實時管控食材選購、配送、加工、用餐、財務管理、安全監管等環節,實現學生餐飲全過程、全時段、全環節、可追溯的管理目標。
堅持全過程監管,不間斷完善,辦好放心食堂
落實監管“三結合”。許昌市教育局采取定期檢查、飛行檢查、平臺抽查“三結合”方式對學校食堂進行監管。該市教育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在春秋季學期開學、重大活動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食品安全檢查,重點查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隱患等。許昌市教育局每學期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進行飛行檢查,重點查處學校食材質量、數量、價格及食品留樣等。市教育局利用數字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平臺,隨時查處每所學校的食材選購、配送、加工、用餐、財務管理、安全監管等各環節。近年來,共發現、整改食堂管理、食品安全等問題900余個,不斷健全問題發現、問反饋、查處、整改的監管機制。
監管學校食材標準。為確保食堂采購食材物美價廉,許昌市教育局要求配送公司對平臺上架的食材(包含蔬菜、糧油、調料)名稱、計量單位進行規范,必須和萬幫批發市場保持一致。市教育局食堂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駐局紀檢監察組定期對各學校食材訂單、配送公司上架食材價格和規格、配送食材三方驗收等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立行立改。
監管餐費資金使用。許昌市教育局相關科室聯合駐局紀檢監察組,重點對學生餐費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學校餐費只能從銀行轉賬,不允許列支現金。在政府財政資金緊張,學生食堂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現狀下,學生食堂伙食費總額5%資金的規范使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校餐廳設施設備和學生用餐環境。
推行陪餐共同管。建立食譜公示、共同陪餐、滿意度調查的聯動機制,學校食譜每周向家長、學生公示,教育部門領導干部不定期陪餐,校級領導和教師每天陪餐,定期邀請家長走進學校食堂陪餐。許昌市教育局食堂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駐局紀檢監察組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長、學生、學校對食堂改革整體情況、大宗食材配送公司和餐飲公司進行服務評價,不斷改進食堂管理經營質量。
目前,許昌市183所公辦學校完成中小學食堂改革,食堂改革規范化管理的常治長效作用充分顯現,群眾滿意度大大提升,讓學生吃得營養、吃得放心、吃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