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諸城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緊抓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契機,在政府履職評價、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方面,攻堅克難、持續發力,堅決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積極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高標準強化擔當,推動黨委政府科學履職
諸城市委市政府把推進教育評價改革作為重點工作強力推進,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出臺《中共諸城市委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諸城市委市政府履行發展教育職責行動方案》《諸城市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重點任務清單》等教育評價改革配套文件,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加強全市教體系統黨的領導,穩步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堅持黨建統領,深化“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建設,加快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完善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深入教育一線調研”“為師生上思政課”“聯系學?!焙汀澳杲K述職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扎實推進“問民所需,解民所求”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全方位規范辦學,推動學校優質特色發展
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建立綜合督導、專項督導、隨訪督導和中小學責任區督學掛牌督導相結合的督學模式,全方位、多層次評估中小學校工作。出臺幼兒園、中小學校和職業學??己肆炕唧w細則,按照教育部、省、市規范辦學行為要求,印發《諸城市中小學校規范辦學行為十二條》,著重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并為考核中小學校提供有力依據。在評估方式上,實行辦學水平評估和年度發展評估兩條線評估制度,不斷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學校聚焦主責主業。結合義務教育學校和高中學校實際,以辦學質量和進步指數為重點,研究制定“綠色指標”評價體系,科學診斷學校問題短板,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截至目前,全市89所學校被評為山東省綠色學校,8所學校獲評省級文明校園。
深層次鍛造教師,激發教師教書育人活力
實施教師管理“三定三聘三評”機制,推行“定編制、定崗位、定績效,聘層級、聘崗位、聘職稱,評師德、評業績、評專業”的教師管理改革,在績效考核上向教學一線、骨干教師等傾斜。深化“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通過校內競聘、跨校競聘等方式,形成競爭擇優、能上能下、協調平衡的用人機制,2021年以來,諸城市先后有1527名教師實現跨校交流競聘,占比達到16%,進一步優化均衡師資隊伍。建立起師德考核評價新體系,實施個人自評、學生測評、同事互評、家長評議、單位考評等多維評價方式,適當增加學生及家長的評價權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諸城市教體局實行全員競聘上崗,打破論資排輩格局;實施專業考試和業績評價“兩條線”的校長評價機制,有效提升校長治校育人能力,1人被教育部確定為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2022—2025)名校長培養對象。
多角度欣賞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制定《諸城市中小學學生發展質量評價實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以素質發展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破除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不科學做法。扎實開展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組建11支全環境立德樹人宣講團,開展宣講活動320余場,參與師生近5萬人次,84名少先隊員和24個少先隊集體獲2022年度濰坊市“紅領巾獎章”三星章。在全市教體系統推進“快樂大體育,健康你我TA”體質達標升級活動,推進“學校體育提升計劃”,引導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實施美育課程改革行動,豐富美育課程設置,強化美育師資保障,完善年級、校級、市級三級學生藝術展演機制,打造校園十大歌手、班級合唱比賽、師生書畫展等美育特色品牌。全面落實勞動教育國家課程方案要求,舉辦勞動周(月)、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等活動,強化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全面提升學生勞動素養。強化日常教學評價,將德智體美勞發展情況納入學生日常評價內容,為中小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規范記錄學生成長軌跡。深化中小學考試內容和命題形式改革,全面考查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情況。2023年,全市139名學生被評為省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干部,26個班級被評為省優秀班集體。
精準化督導考核,實現教育減負提質發展
深化督導體制機制改革,調整諸城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完善督導公告、約談、獎懲、整改、通報、問責等制度。聘任各類督學347人,建立起“政府督學、教育督導員、責任督學、學校視導員、特邀教育督導員”五位一體的督學隊伍體系。改革督導方式,探索完善綜合與專項、日常與隨機、明察與暗訪等督導方式,切實提高教育督導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綜合督導評估中,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評估。探索實施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將全市所有學校(幼兒園)按區域均衡劃分為13個督學責任區;先后印發《諸城市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實施細則》《諸城市督學管理辦法》等10多個文件,對督學責任區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督查內容、保障機制進行明確,建立起一套科學有效的運行體系。落實督學每兩周進學校一次、聽一節課或參加一次教科研活動等“七個一”工作法。2021年以來,組織責任督學開展“五項管理”“雙減”等專項督導200余次,提出意見建議近1000條,撰寫督導報告和督學案例200余篇,諸城市被評為全國首批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