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之間的工作交流和成果分享,9月26日,2024年城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合作發展大會在佛山市順德區容山中學開幕。
2024年城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合作發展大會現場。容山中學供圖
來自全國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1個地級以上城市、10個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的500多位教育專家和教學一線代表齊聚一堂,探討科學教育的未來發展。
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常務副會長丁書林作為主辦方代表發言。他表示,要聚焦人工智能與中小學教育的連接點、遠景圖,做好新時代科學教育工作,打造全方位科學教育格局。
佛山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市招生辦主任鄧銳昌指出,佛山將以創建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為抓手,聚焦構建“大科學”教育、“大實踐”教學、“大裝備”應用體系,從課程、實踐、評價全學段三體系縱向貫通,校家社、跨學科、政教產學研企三維度橫向協同入手,打造全市科學教育協同發展平臺,探索創新人才培養途徑,提升師生的科學素養。
全國教育界同行齊聚佛山。南方+ 高雨寧 拍攝
廣東省教育裝備中心主任張建鋒認為,近年來佛山在科學教育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如積極啟動“科學探究一小時”活動,推動學科實驗室、教育創客空間、校園博物館課后擴大開放服務,在全省具有示范作用。
在大會現場,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第24協同組協作發展共同體、城市中小學科學教育裝備合作發展共同體正式成立。大會還為廣東省優秀教育創客空間佛山市獲獎代表授牌,為佛山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頒證。
本次大會設四大主題報告會,聚焦“新技術、新裝備、新應用”“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及參會城市工作交流”“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科學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四大方向。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標準處處長劉強作了《改革與創新中小學科學教育,培養新質創新人才》的主題報告,圍繞“科學是經過實證檢驗的”這一中心思想,提出要不斷更新對科學教育內涵的認識和實驗實踐教學的理解。
容山中學創新創客社。容山中學供圖
在“新技術、新裝備、新應用”主題報告會上,專家們圍繞AR、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科學教育的賦能作了深度分享。在“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及參會城市工作交流”主題報告會上,教學一線代表們呈現了各領域優秀的科學教育成果,并探討了科學教育發展新路徑。
此外,大會還設三個分會場,分別就“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工作交流”“‘大實驗’精品課與實驗教學改革”“跨學科科學探究示范課現場展示”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會場外,容山中學學生駐足欣賞科學實踐成果。 南方+ 高雨寧 拍攝
作為大會的舉辦地,順德區容山中學校長黎勤認為,大會舉辦有助于學校瞭望科學教育發展前沿,以更開闊的視野深化鑄魂育人,“學校將對科學教育做‘加法’,引導學生們形成科技興國科技強國的意識,從而轉化為終身的奮斗目標?!?/p>
采寫:南方+見習記者 高雨寧 南方+記者 葉能軍
通訊員:葉其軍 招凱琳 王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