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新風,湖北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義貞志愿隊走進武昌區棋盤街小學,以“藝術+思政”的創新形式,為低年級學生開展“學雷鋒”主題宣講活動。此次活動是實驗藝術學院推進美育浸潤行動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實踐之一。志愿者們通過講述雷鋒故事、描繪榜樣形象,將“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化作潤澤童心的春雨,在少年心中播撒向上向善的種子。
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坐標,其“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態度,“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品質,始終是新時代青少年成長的燈塔。志愿者們通過講述雷鋒的事跡,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帶領孩子們走近雷鋒的童年與青春:從孤兒成長為解放軍戰士,從普通士兵成為全民楷模,雷鋒用22載短暫生命詮釋了“平凡中的偉大”。志愿者們化身“小講師”,用“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暴雨中護送母子回家”等鮮活故事,讓“螺絲釘精神”在孩子們心中具象化,更以“如果你是雷鋒,會怎樣做”“你長大以后想成為一名軍人嗎”的互動問答,點燃孩子們對善與美的向往。
在宣講后,志愿者們充分發揮藝術專業優勢,為同學們展示各種形式的雷鋒形象,引導孩子們用畫筆傳遞情感。小學生們伏案執筆,稚嫩卻專注。有的描繪雷鋒攙扶老人過馬路的溫暖場景;有的刻畫他站在飄搖的國旗下敬禮的形象;還有的畫出了雷鋒手握鋼槍保衛祖國的畫面。一幅幅充滿童趣的作品中,“雷鋒叔叔”不再是課本中的遙遠形象,而是孩子們心中可親、可學的榜樣。
用畫筆傳遞精神,讓美育涵養品德,是我們作為藝術學子的使命。此次課程不僅將雷鋒精神的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視化的藝術表達,更通過“宣講+創作”的雙向互動,讓紅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志愿者們坦言,備課過程中重讀雷鋒事跡、整理史料的過程,也讓自身對“奉獻與擔當”有了更深體悟。
此次活動既是弘揚雷鋒精神的生動實踐,亦展現了新時代青年以專業所長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當藝術遇見信仰,教育的種子便會在孩子們心中開出更絢麗的花。(作者: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