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皖北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擴容工程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合肥市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作用,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9月24日,阜陽市教科所依托阜陽七中,借力合肥九中優質資源——“安徽省宋玉榮名師工作室”聯合開展高中語文主題教學研討活動。安徽省中學語文教研員謝發茹、阜陽七中校長聶祥水、“安徽省宋玉榮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宋玉榮、阜陽市中學語文教研員沈松懷,各縣區高中語文教研員及骨干教師共20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首先由阜陽七中韓麗麗老師帶來展示課《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韓麗麗從新聞評論的文體特征入手,帶領學生感受文本中體現的新聞性和議論性。在解讀新聞性時,她注意分析文章中事實與觀點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內容;在辨析議論性時,她從詞句切入,讓學生切實感受闡釋的合理性。這節課各環節層層遞進,教學結構嚴謹,師生互動精彩紛呈。
合肥九中王睿老師帶來的展示課是《田疇種希望,高原采未來》。她以一粒小小的種子切入課題,從不同角度分析了袁隆平和鐘揚的人物事跡,并向同學們傳授了人物通訊能夠生動的兩大法寶,即關注文本中的典型事件和細節描寫。在課堂的最后,她強調,“時代精神”是人物通訊的靈魂,兩位楷模都將個人的選擇與時代、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青少年也應該學習模范精神,成就自我價值。
活動中,宋玉榮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名為《沉浸的詩意——沉浸式教學及實施策略》的主題講座。她提出,沉浸式課堂要具有四大特質:情境性、體驗性、互動性和綜合性。她還強調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即語言和課堂相融合、多媒介和文本融合、活動與思維融合。這些真知灼見都將為一線教師如何打造沉浸式課堂提供明晰的指導方向。
最后,省中學語文教研員謝發茹對兩位老師的授課給予充分肯定。她表示,課堂呈現的效果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打磨,這要涉及到對教學內容的篩選,教學方式的選擇,學生學情的分析。這個過程雖然艱難,但能有效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她對青年教師提出殷切的期望:得其術、感其情、悟其道、踐其理,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這也讓青年教師對自己職業的發展有了清晰的認識。
勤教善研,勤學苦練,且行且思,且悟且進。本次活動,既有踐行新課標理念的課例展示,也有基于課標理論的高端引領,是智慧的碰撞,也是兩地情誼的結晶。今后,阜陽市教科所將抓住皖北基礎教育擴容工程契機,借力優質教育資源,加大對我市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為青年教師創造機會、搭建舞臺,助推全市高中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