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體現了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是職業院校的關鍵辦學能力。規范管理是有效凈化校企合作環境,促進產教融合走深走實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開封大學按照“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的思路,嚴格落實省教育廳《職業學校辦學行為負面清單》12項66條規定,以“三個著力”為導向,以“嚴守四關”為手段,以“四維平臺”為路徑,切實在校企合作的規范管理上下功夫。目前,學校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產教融合不斷深化,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趨勢和氣勢。
加強管理,在三個著力上做文章
著力打造堅強有力的工作隊伍。校企合作堅持“黨委領導、行政主管、部門主抓、學院主責”,成立了書記和校長任組長的工作專班,建立了職能部門、學院、責任人各司其職的三級管理隊伍。
著力形成科學健全的管理制度。出臺了開封大學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規定等30余項制度,涉及校企合作的從嚴治黨、招生收費、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學生管理、實習實訓、安全穩定等方面。
著力嚴守清廉校企合作的紅線。將校企合作納入領導班子、各處室、院部年度目標考核。不斷加強合作項目學生實習實訓管理,安全防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構建“親清”的校企關系,把好12個“嚴禁”的底線,堅決守穩、守牢、守好規范辦學的各條紅線。
注重規范,在嚴守四關上做文章
把好“準入”關,實行四審一決定準入流程。嚴審企業資質,嚴審企業專業匹配度,嚴審企業關鍵能力,嚴審合作協議是否合規合法,由校黨委研究決定。學校與京東、TCL、科大訊飛、華星光電等200多家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抓好“共建”關,推行雙責一方案運行機制。壓實院部主體責任,盯緊企業履職責任,圍繞議事規則、合作專班、工作臺賬、資金管理使用、風險應對等關鍵環節制定方案,一以貫之,一抓到底。
抓好“培養”關,推行教學實訓就業一體模式。將產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過程,開展浸潤式實景、實操、實地教學,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5%以上,服務國家重點領域20%以上,服務河南省重點產業32.09%。在校生、畢業生、學生家長、用人單位滿意度均達94%以上。
抓好“退出”關,用好評估調整解約三個手段。建立優質合作企業成員庫,形成動態調整機制。及時與嚴重違約的企業解除關系,做好資產處置、?學生安置?,切實維護師生權益。
突出成效,在打造四維平臺上做文章
圍繞董事會打造合作平臺。早在1994年,學校成立了開封大學董事會,成為主動融入市場經濟辦學的先行先試者。學校先后與長三角、珠三角、中原城市群24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董事單位捐資捐物、設立獎助學金,共建實習就業基地。
圍繞金基地打造合作平臺。學?,F有實習實訓基地307個,國家級、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12個。學校入選中央財政貼息貸款項目、“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獲貼息貸款9200萬元、中央預算內資金8000萬元。教育設備更新項目已通過省市發改部門審批。
圍繞產業學院打造合作平臺。成立了“閥門產業學院”“京東鄉村振興產業學院”“服裝產業學院”。牽頭成立全國閥門再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市級職教聯盟3個、產業協會4個,先后加入22個產教融合共同體,是開封市域產教聯合體主要成員單位,入選省第一批示范性產教融合型職業院校。
圍繞技術技能服務打造合作平臺。學校緊緊圍繞省“7+28+N”產業鏈群,鍛造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6大專業群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共建科研平臺60多個,獲批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500余項,科研成果轉化265項,為企業解決難題300余項。近5年,培訓產業工人、新型職業農民近17萬人次。建設河南省首家工匠學院、網格學院。聚焦“直播+文旅”“直播+農特產品”,為河南省、開封老字號企業帶貨近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