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造環境“亮眼”。把學生視覺環境要求納入新校建設、老校改造的前置審核條件,保證運動場地面積、教室照明要求等,完善學校近視防控設施設備。圍繞課桌面和黑板照度及均勻度等達標全面實施教室燈光改造,針對紙張亮度和色度達到護眼標準全面更換防近視作業本,優化學生用眼環境。2024年以來,采購學生防近視作業本23萬余套、可調節課桌椅1600套,新增護眼燈教室390間。
(2)教育引導“愛眼”。建立專家團隊,加強近視防控課程開發與建設。組建近視防控宣講隊,開展眼健康知識講座。組織學生到“近視防控科普基地”和“小醫生社會實踐基地”參觀體驗,舉辦愛眼日主題活動、主題班會,讓近視防控知識入腦入心。2024年以來,開展各類近視防控宣傳活動1000余場次,覆蓋師生家長近40萬人。
(3)篩查干預“護眼”。完善醫校協作聯動機制,選聘專兼職近視保健醫生和教師,啟動兒童青少年近視因素監測調查,有針對性實施教育和干預措施。實施學校衛生副校長“明眸”工程,制定個性化預警防控方案,堅持“篩查、建檔、評估、矯治”綜合推進,確保實現專業援助與救治服務及時到位。2024年以來,開展近視監測學生達22萬人,組織眼健康義診300余場次,全市中小學生近視率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