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強智科技受邀出席多場全國性學術會議,深度分享了公司在教育數字化賽道上新的實踐路徑與方法論,以應用為驅動,以服務為導向,探索數字化轉型新范式,構建現代化數字校園建設體系,賦能高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樹立現代化數字教育體系
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通過以“一個愿景”和“兩個目標”為牽引,以“三個體系”為保障,以“智能助學、智能助教、智能助管、智能助研”引領“數智化”發展,樹立現代化數字教育體系,實現高等教育數字化的快速轉型。
重構學校架構資產
數智化服務為高?,F代化數字教育構建成熟、完善的架構體系,以現代人才培養需求為導向,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于教育垂直領域,支撐業務協同優化,落實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要求,從基礎設施、應用服務、數據資源、人機交互四大層面布局,構建數字化校園,推動學校教育系統變革。
1、基礎設施:全棧國產化適配,系統超融合可擴展
通過提升國產化適配后的性能表現,盡可能降低對基礎軟硬件環境的依賴,以提升產品性能;并通過一體化、標準化、分布式等部署方式,結合先進的基礎軟硬件技術,確保數字化運行環境性能更快、運行更穩、能力更專、運維更簡。
2、應用服務:“集成化”+“智能化”雙賽道
圍繞應用服務,為學校提供基礎應用支撐和業務應用支撐。
基礎應用:
針對基礎應用,統一標準,共建共享。例如,實現整個業務應用生態的統一認證,解決和避免多系統、多入口的問題,實現消息通、事項通、日程通、資訊通等;同時融合物聯網智能感知、AI使能,低代碼/零代碼等技術,快速構建海量低成本、高效率的校園微應用。
業務應用:
在業務應用層面,由3C向3I轉變,在集成化、智能化兩個賽道上,共同發力。
01集成化:核心應用群+微應用
基于微服務架構重構應用生態。以“低代碼/零代碼”技術為支撐,整合學校業務場景,構建“核心應用群/應用+微應用”的服務模式,打造教務應用群、質量管理應用群、學工應用群、科研應用群等應用群。
02智能化:探索AIGC,賦能數字教育
【校園AI助手】
積極探索符合校園應用的垂直領域AIGC,根據學校特色構建校本大模型,促進數字教育的顯著提升。
目前,強智科技正積極探索基于AIGC大模型的「校園AI助手」研發,提供智能問答、語音指令、學情分析等服務。特別是學情分析方面,可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學習特點,提供定制化的教學內容和學習路徑,實現個性化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滿意度。
【智能助學、智能助教、智能助管、智能助研】
√智能助學:打造多維度學生數字畫像,以數據賦能學生全方位發展;在學生學業評估上,實現“修讀進展”和“能力達成”雙主線可視化,構建智能化、科學化、全方位的學生發展中心。
√ 智能助教:建立教師個人發展評價體系,圍繞教師教學、黨建、培訓、大賽、科研、企業實踐等,支持教師發展;同時通過多角色、智能化教學評價,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智能助管:通過多版本、個性化培養方案的打造,OBE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課程、學科、專業知識圖譜的生成,項目的全過程管理等等,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智慧教學管理模式。
√ 智能助研:在網絡安全大背景下,推出集“教、學、研、賽”一體化的網絡空間安全實戰教學與學術研究平臺,為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的師生提供系統化教學、實戰式演練、數智化科研、實操式競賽的平臺,提供網絡安全教學研賽全流程支撐。
3、數據資源:AI大數據智能分析
◆ 數據驅動應用體系規范化建設
支撐多學制模式并存管理,適應學校教學管理、教學改革的要求。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自我發展需求。
自動收集、分析和管理教學域數據,實現教學狀態數據即時上報。
◆ 多類型智能數據呈現與分析
從各個教育環節和活動中采集大量數據,如教務運行數據、教學過程數據、學生學習情況、科研成果數據等,針對智慧教學、師生發展、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校園安全等場景的數據可視化呈現與分析,學??勺远x數據分析主題與指標。
4、人機交互:構建智能型服務門戶
基于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打破傳統化、分散化的管理型門戶建設思路,向聚合型、智能型的服務門戶轉變,構建更輕量、更高效的智能型門戶,實現智能化人機交互,幫助師生更高效、更輕量地獲取服務、資訊、消息、日程提醒等。
在移動端,通過智能問答、語音指令等實現智能交互,隨時獲取想要的信息。
例如一站式、智能化服務門戶,聚合各類校園服務,實現覆蓋教學服務、生活服務、人事服務、資產服務等數百項海量微應用。
結語
建設數字化校園體系對于提升教育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優化學習體驗、促進科研創新、提高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是當前高校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關鍵舉措。強智科技將積極響應新質生產力時代下的發展號召,通過從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應用服務、人機交互等最為核心、最為本質的層面深入考量,全面重構,落實教育數字化藍圖。未來還將深入思考如何發展教育領域新質生產力,如何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在教育領域架構垂直應用,助推教育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