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初中生英語聽說考試順利結束。據相關記者采訪,高鐵出行、社團活動、喜歡的運動、電視節目等話題出現在了試題中,考查了考生對時間、顏色、參觀規則等的理解能力。
去年9月,北京市教委發布《關于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母锏膶嵤┮庖姟?。新方案明確將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設定的科目全部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并結合學科特點,將英語學科聽力和口語部分調整為40分。這一《意見》的實施,對初中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過去,教學資源的匱乏使得英語教學主要依賴于教師的英文水平,教學方式也大多局限于傳統的講授和刷題模式。這種缺乏互動與實踐的教學方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更難以有效提升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然而,教育數字化的發展使教育資源突破了時空限制,為習得第二語言提供了新方式。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在復雜語境下進行大量輸入輸出練習才是習得第二語言的正確方式。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便已提出了語言習得理論:無論是哪種語言,只有在復雜的語境下,不間斷地進行大量可理解的輸入輸出練習,才是習得一門語言的唯一正確方式。
今天,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人機智能交互等多項革命性的技術飛速發展,在語言學習領域的應用也更為廣泛和成熟。借助上述技術、依據十余年對語言學習和教育本質的探究推出的“iEnglish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基于25000冊英文圖書、25000分鐘音視頻等海量素材,包括繪本、故事、小說、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為學習者搭建了一個擁有海量輸入輸出練習的語言環境,這些素材均為英語國家學生學習使用的經典內容,成為數十萬家長陪伴孩子學好英語的助手。
英語故事不僅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切實提高英語表達能力。iEnglish用戶李莀達也已經堅持閱讀小i1000多天。7歲的他總是拿著小i,帶著弟弟讀里邊的故事,100天,兄弟倆實現了從“蹦單詞”到可以用英語簡單交流,甚至能說很長的句子。
李莀達的家長表示:"作為父母,當我們不具備陪伴孩子學習英語的能力時,借助iEnglish為孩子提供一個擁有復雜語境下輸入輸出練習的語言環境和海量的閱讀資源,對于孩子習得英語至關重要。"
而作為最早的iEnglish用戶,武若茗同學在沒有報任何補習班的情況下,僅通過使用iEnglish,早在四年級時便通過了KET和PET考試。如今,她已是初中生,但仍然在堅持閱讀iEnglish,目前已經連續閱讀超過2000天。
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學習的要求。教育數字化不僅打破了單一課程、單本教材的局限,極大地豐富了教育內容,為學習者廣泛吸取和選擇學習內容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更打破了標準化、統一化的教學模式,為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讓孩子的學習過程增添了更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