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不斷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賦能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省建設,助力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系統設計,高點定位抓謀劃。出臺《教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十四五”規劃》,以實現“教育環境新優化、教育治理新突破、教育資源新供給、教育模式新變革、信息素養新提升、網絡安全更穩固”為目標,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立政府主導與市場參與相結合的資金保障機制,統籌各類資金用于信息化建設,2022年各級累計投入21.64億元。設立省級信息化專項研究課題,積極開展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為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推進數據治理與應用,累計建設信息系統6.18萬個,教育基礎數據庫匯聚全省教師、學生、教育機構等數據1.5億條,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著力建好數字基座。建設教育系統網絡監測掃描平臺,開展實戰攻防演習,全力保障教育系統網絡安全。大力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加強數字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等網絡新技術進校園,努力營造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學環境。截至2022年底,無線網絡校內全覆蓋比例超過50.84%;高校校園網主干帶寬千兆以上的學校占比超過90%,中小學校多媒體教室總占比達95.4%,84%的高職院校建有仿真實訓室。
創新舉措,增值賦能強應用。統籌推進國家智慧教育服務平臺應用工作,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充分利用平臺優質數字資源,創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深化“陜西教育扶智平臺”應用,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動2000余所中小學校通過平臺建立網絡結對幫扶關系,其中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小學校實現全覆蓋。截至目前,平臺已有各類直播課、點播課4500余節,動態數字資源5.73萬份。積極開展智慧教育示范區和智慧校園示范校創建工作,先后遴選智慧教育示范區13個、智慧校園示范校445所,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省工作整體提升。持續開展線上智慧教育專題培訓、示范交流、工作坊、教師微課大賽、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等活動,累計吸引6萬余人次參與,不斷增強師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西安交通大學“5G+智慧教育”項目獲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絲路五通”人才培養案例入選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案例集;支持西安市雁塔區建設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以教育事業統計為切口,積極推動大數據建設應用,獲批教育部教育統計信息化試點單位。推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建設,不斷拓展數據維度,助力構建更加全面的高中教育培養體系,努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拓寬思路,突出重點促發展。以“統一平臺、統一門戶,業務深度融合、數據開放共享安全可控”為建設目標,打造陜西智慧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對接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秦務員”“秦政通”等省級平臺,聯通省市縣校各級各類管理信息系統,著力構建橫向互聯、縱向貫通的數字化“大系統”。以省內高校為試點,匯聚優質教育資源,探索構建面向師生、家長、社會公眾的數字教育平臺,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完善以雙重預防機制為核心的安全管理體系,圍繞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應急等工作,打造“智能聯防、物物聯動、人人參與”的校園安全防控體系,筑牢校園安全防線。運用民辦教育綜合管理系統,持續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強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綜合治理,助力“雙減”工作落實落地。積極推動省級大學生就業管理服務系統建設,主動對接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實現部、省、校三級信息共享、數據互通,努力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優質崗位。通過教育督導綜合管理系統,促進教育督導評估實時化、評估主體多元化、檔案展示網絡化和數據分析智能化,有效提升教育督導評估的科學性。建立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大數據平臺,推動各類學科建設、研究生教育相關業務工作線上辦理,歸集共享相關數據,形成可視化大數據分析,實現服務高效化、管理精細化、決策科學化,努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