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艾瑞咨詢發布2022年《中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在新形勢教育改革背景下,通過行業需求及供給解讀、方法與路徑案例分析,強調抓住教育數字化轉型機遇的重要性,為教育信息化行業企業和投資人提供參考。
《報告》顯示,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正從量變邁向質變,創新引領與生態變革成為行業縱深的主旋律。教育信息化發展背景下,課堂教學實現多終端人機交互與無感化數據采集驅動教學與評價方式創新;網絡化集體備課助力教師發展,打通課前課后實現精準備課;學生作業呈現基礎性作業自動批改,全過程數據有效采集現狀,實現靶向作業;考試上實現全業務流程信息化,數據融通平臺化和學情診斷個性化。
《報告》提出了行業發展的機會與策略,在基礎設施、數字資源、師生應用、教育平臺四個方面抓住教育數字化轉型機遇,并強調了整體解決方案、構建軟硬一體生態系統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關鍵性,從而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
信息化變革為教育痛點提供解決方案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新換代,教師可供選擇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然而,受制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匱乏,在信息化教學設計、實施和監測上尚未達到較高水平,多媒體設備的淺層應用讓課堂的生成性空間大打折扣,從“人灌”變為“機灌”。
以學生的角度看,在班級集體授課模式下,教師難以兼顧每個人的聽課狀態,受“教師權威”的影響,學生的隨堂困惑無法得到充分解答,聽課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往往依賴于課前導學與課后練習對知識點加以鞏固,教學反饋及輔導的時間周期拉長,且多依靠教師的教學經驗判斷,難以實現科學精準的針對性指導。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和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培養教師對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意識,成為當下教育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具體來看,教師備課上,借助網絡化集體備課可助力提高教學效率,打通課前課后實現精準備課。課堂教學上,創新的多終端人機交互與無感化數據采集正驅動著教師教學與評價方式創新。學生作業上,通過基礎性作業自動批改,全過程數據有效采集,信息化推動實現靶向作業??荚嚋y評上,實現全業務流程信息化,數據融通平臺化和學情診斷個性化成為達成目標。
根據行業發展目標和機遇,《報告》也給出了策略和路徑。
當下,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基礎設施行業已經相對成熟,部分細分市場頭部效應顯著,區域性市場強者恒強的局面基本成型。由于硬件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頭部領先廠商完成產品邊界的突破創新后,腰部廠商也能迅速復刻,行業創新動力不足,品牌和渠道依舊是頭部廠商的關鍵性資源。此外,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基于硬件底座,構建應用與服務生態系統,打造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機制。未來,差異化服務將為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破局。
2022年中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行業企業圖譜
教育信息化2.0,行業如何抓住機遇?
《報告》指出,受教育信息化1.0歷史原因影響,行業還存在教育平臺建設定制化程度高,開發難度大,需要對接的接口數量龐雜,后續運維服務重,利潤空間狹窄等發展困境。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國家《“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實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教育領域的數字化改革逐漸加速。
因此,如何抓住教育數字化機遇、乘勢而上,成為教育信息化行業企業關注的重點。這要求企業要著力解決教學、教育多方面的痛點,助力學校完成全要素、全業務、全領域和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
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特殊階段,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探索需要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課堂教學過程數字化,培養以數字能力為基礎的新型能力,數字技術賦能創新教育評價,形成可持續發展文化和多部門協同機制五個方面進行路徑實施。
基于教育數字化,《報告》給出了落地實踐的具體案例?!秷蟾妗诽岬?希沃作為教育科技領域領先品牌,圍繞硬件工具、教學應用、軟件系統、發展平臺等四個維度,為教師整合形成基于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從而提高教學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例如,希沃通過遍布校園的智能終端如教學一體機、學生終端等,以及服務于教學管理的軟件應用“希沃白板”、希沃易課堂等,構建智能互聯的校園,推進課堂教學過程數字化。
通過打造“小數據管理分析決策系統”,希沃基于統一底層賬號體系,把教學中的單個場景、單個應用和單個教育環節中產生的數據一一打通,基于教與學的小數據,為創新教育評價賦能。
助力教師提升數字化能力是希沃業務中至為關鍵的一環。教師及管理者可借助“希沃學苑”及希沃教師專業發展體系,依托線上研修、線下面授、混合式研修、入校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在學校形成可量化的學習與研修模式,全方位助力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教育數字化是未來幾年最重要的趨勢,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教育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趨勢,將助力推動實現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發展,而這也需要教育信息化行業企業把握機遇,突破創新,不斷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