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南京江北新區——南京工業大學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江浦校區弘毅樓報告廳舉行。江蘇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潘漫,南京市委常委、南京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校黨委書記芮鴻巖出席活動并致辭。南京江北新區黨工委副書記袁傳軍、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偉,全體在校校領導參加活動。校長蔣軍成主持簽約儀式。
在前期友好合作的基礎上,南京工業大學與南京江北新區就“深化科創平臺搭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創業人才培養、提升學校辦學能力”等四個方面16個方向進行深化合作。這既是雙方深化友誼、親密合作務實之舉,也是融合發展、共赴未來的開創之舉,更是攜手推動國家級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的雙贏之舉。
芮鴻巖表示,南京工業大學是在江北扎根最早、融入最深的高校之一,是江北新區建設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始終與新區同成長、同發展、同成就。未來,學校將瞄準一個目標,圍繞建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發展目標,與新區同向同行聚力發展;抓住一個關鍵,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與新區齊心協力力爭突破;暢通一個循環,在產業地圖和學科地圖、地方所需和學校所能、一流學者和一線問題的深入對接中,共同構建全鏈條融通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和人才培育體系,與新區雙向賦能強化支撐;扛起一份責任,切實把雙方合作打造成校地融合發展的品牌、研產貫通協同創新的樣板,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做出更大貢獻。
潘漫表示,當前,江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南京工業大學與南京江北新區強強聯合、深化合作,這既是高等教育因地制宜服務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也是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省的長遠所需。希望南工大能夠以此次校地融合戰略合作為契機,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緊迫需求,進一步強化與江北新區的協同聯動,圍繞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體系發展需求,打造高端創新人才的集聚地;發揮學科龍頭作用,加強前沿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布局,加快傳統學科轉型升級,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形成學科發展的雁陣結構,建強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貫徹教育部關于大學科技園優化重塑的要求,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構筑成果轉移轉化的新高地。
陸衛東表示,今年開春以來,新區部署啟動“服務企業、項目建設、研產貫通、招商引資”四大行動,聚焦能產的“研”和高質量的“產”深度融合,大力推動已梳理的284項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全面貫通“以研帶產、以產促研”成長路徑,努力在江蘇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的火熱實踐中走在前、做示范、勇當第一方陣排頭兵。本次簽約,是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化,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產業科技牽引功能,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為服務支撐全省打造重要陣地貢獻強大合力;堅持研產貫通重要方法,加快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校地融合發展、產學研用筑牢產業基石;堅持人才強基關鍵支撐,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融合發展,為加快構建全鏈條融通的人才培育體系提供路徑方案。
活動現場,校地雙方還簽署了系列合作協議,包括合作打造高質量一體化教育板塊、合作共建生物基材料研究院、合作共建江蘇省合成生物基礎研究中心產業基地、合作開展科技人才雙聘工作、合作共建南京工業大學—江北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等5個落地合作協議以及“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業氣催化轉化制LNG關鍵催化技術研究與反應器開發”等8個產學研合作協議;為“江蘇省概念驗證中心(南京工業大學)”“江蘇省生物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進行共建揭牌,并全面啟動“優勢學科與產業平臺”組團對接。
會上,教師代表、國家高新能膜材料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李衛星、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勇,企業代表、南京工大科技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蔡鴻友以“我與新區共成長”為主題分別匯報校地融合工作。新區黨群工作部、科技創新和大數據管理局、投資促進和商務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分別就人才、科技、招商、就業等政策進行宣講,我??茖W研究院進行了科技成果推介。(攝影:姜畔等)
蔣軍成主持
芮鴻巖致辭
潘漫致辭
陸衛東致辭
李衛星、陳勇、蔡鴻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