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教育局認真落實“雙減”政策,嚴格把關并有效推動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參與課后服務。
一是嚴把機構進校政策關。出臺《常州市教育局等三部門關于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非學科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的資質條件、遴選程序和日常監管等要求。
二是嚴把機構進校遴選關。由區教育局負責區域遴選,再組織專家對機構提供的材料進行分類評審,擇優選定入圍機構名單及服務項目。目前4個區對174家機構493門課程納入課后服務準入名單庫予以公布。兩輪遴選后,全市引入科技類、文化藝術類、體育類等20個大類近400門素質類課程進校服務,滿足學生發展興趣特長需要。
三是嚴把機構進校評價關。學校加強對機構內容監管、行為監管和收費監管,每學期組織參與學生和家長對機構服務質量進行滿意度測評,對測評滿意率低于85%的,終止該課程項目的合作。
四是嚴把機構進校督查關。市教育局對學校引入第三方資源參與學校課后服務情況進行聯合督查。檢查學校引入第三方資源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對引入第三方資源的日常監管情況,特別是有收費的項目是否納入資金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