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南職業學院秉承“志存高遠,奮勇爭先”濟職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接續實施為期6年“筑壘工程”“先鋒工程”兩大黨建主題工程,依托“紅色蒲公英宣講團”“濟職義工”“14322現代學徒制濟南模式”等品牌,積極推進濟職工匠“進企、入戶、出?!比笮袆?,助力職業教育進企入戶、產教同行、揚帆出海。
推進“工匠進企”行動,深化校企聯合培養
圍繞“五個聚焦”,打造“濟職工匠”培養新范式。不斷探索建立校企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長效機制,持續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制度、培育標準及課程體系,建立起政府引導、行業參與、企業和院校雙主體育人社會支持的“濟職工匠”培養新范式。一是聚焦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打造濟職工匠培養新載體。牽頭150余家單位共同組建國家級濟南市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教聯合體,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實施現場工程師聯合培養工程和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工程。二是聚焦產業學院建設,豐富濟職工匠培養新形態。依托1個省級現場工程師暨中國特色學徒制教學指導委員會,2個現場工程師學院、9個產業學院,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專業課程、聯動實施教學評價、協同組建教學團隊、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協同實施就業育人等一系列深度合作,使“專業+產業”有機融合的“雙元育人”模式成為“濟職工匠”培養和學院內涵建設的有力抓手。三是聚焦“崗課賽證”融通,構建濟職工匠培育新范式。構建“崗—課—賽—證”一體化綜合育人模式,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和特色在課程設計、課程教學、課程考核上有機融入“1+X”證書制度體系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理念,促進產業與專業、崗位與課程的有機銜接。
推進“工匠入戶”行動,深化服務社區群眾
千方百計拓展職業教育入戶渠道。一是聚力立德樹人,核心價值引領學生發展,打造濟職工匠育人“新途徑”?!皾毩x工”、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濟職行、暖千家”寒假家訪等活動,扎實推進三全育人,讓學生服務鄉村、提升技能。二是聚力技能報國,匠心筑夢技能服務社會,打造濟職工匠服務“新品牌”?!凹寄苌鐓^行”“雙報到、雙服務”等活動,推動“職教服務群眾”走深走實。三是聚力職教聲音,開展“濟職向您匯報”“職教啟蒙”“濟職在線”等直播活動,打破校內、校外間壁壘,讓職教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展現在大眾眼前,讓更多的群體受眾了解職教、認同職教。
推進“工匠出?!毙袆?,深化對外交流合作
緊跟新時代職教對外開放發展新趨勢,不斷健全交流對話合作機制、搭建優質平臺,積極探索中國職教出海服務新路徑,服務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產能“走出去”。一是以海外分院建設踐行教育國際合作新模式。依托與印尼巴厘島旅游與國際商務學院合作項目積極探索和推進海外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作,面向印尼巴厘島國際旅游與商務學院學生開展“印尼巴厘島‘中文+導游’‘漢語橋’”線上團組交流項目、“云游濟南、智行中國”線上漢語課堂、“山東—巴厘島飲食文化空中課程”活動等活動,推廣“中文+職業技能”項目。二是校企攜手同行助力職教模式、優質產能“走出去”。牽頭舉行產教融合推動國際產能合作高質量發展會議暨埃塞俄比亞產教融合培訓中心揭牌儀式,聯合兄弟院校校企共建中材國際埃塞俄比亞產教融合培訓中心,加入中國海外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作委員會,組團建設蒙古海外職業技術學院。三是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海外“班?墨學院”建設。在省內率先開展“技能+語言、技能+標準、技能+產業”等國際交流合作,組團出訪泰國、越南,舉行中泰“班?墨學院”建設商洽會、中越促進職業培訓國際標準化簽約儀式等跨境交流活動。堅持教隨產出、產教同行,基于學校優質專業海外布局,建設濟南職業學院中泰、中越“班?墨學院”,校企攜手“組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