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h教體局錨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不斷強化基礎保障,優化教育環境,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
加強黨建引領,激發創新勢能
壓緊壓實黨建責任。打造縣級黨建標準化支部18個,“一校一品”市級黨建品牌5個。貫徹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縣域內3所學校試點先行,推動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對10所民辦學校公派黨組織書記,146所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公派黨建指導員,壓緊壓實黨建工作責任,實現黨組織建設全覆蓋。
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持續開展“黨課開講啦”,各黨支部書記上專題黨課23節次。選聘市、縣、鎮三級黨課講師465人,營造了“處處是課堂、人人講黨課”的良好氛圍。同時,對18名黨組織書記、29名黨務專干,78名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開展業務培訓,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能力。
推進清廉學校創建。把清廉學校創建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重要內容,以縣云溪小學為試點,打造“清廉示范?!?所。利用“清純一課”、國旗下講話等多形式開展廉潔教育,以講廉潔故事、唱廉潔歌曲、創廉潔書畫等,增強廉潔文化滲透力、感染力,實現廉潔教育全覆蓋。
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質均衡
全面提升辦學條件。投資4610萬元,新建幼兒園3所,增加學位1080個;投資880萬元,完成民生實事項目建設3個;利用災后重建項目投資2.92億元,重建教學樓、辦公用房等各種建筑物114棟,極大地改善了全縣的辦學條件,全面提升了辦學品質。
探索交流幫扶機制。啟動首批5個“教育共同體”,以“縣直強校+鄉鎮弱?!苯Y對子方式開展交流幫扶,實現優質資源共享;成立名師工作室27個,選拔優秀教師200余名,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教師能力提升。同時,對青年教師實施“青藍工程”,通過骨干教師“傳、幫、帶”跟蹤培養,加快成長步伐。
加強信息化建設。全縣中小學(含教學點)光纖網絡接入率100%,無線網絡全覆蓋。依托鶴壁市智慧教育平臺,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和教學應用服務,師生及家長注冊率100%。全面加強數字校園創建,投資313.4余萬元購置云電腦567臺,建設未來教室3個,6所學校被評為“省級數字校園標桿?!?,130余所學校通過市級數字校園驗收。
規范隊伍管理,激發教師活力
深化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完善教師交流、退出等辦法,全面推行競聘上崗。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172名校(園)長參加評審。同時,制定了校(園)長考核辦法,樹立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推動全縣中小學管理水平提升。
狠抓師德師風。建立師德評價負面清單“十二條”制度,筑牢“師德有禁區,底線不能觸”思想防線。同時,推進典型引領常態化,組織170余名優秀教師進行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宣講,并選取8名典型事跡教師組成宣講團在全縣開展巡回宣講,激勵廣大教師見賢思齊,從“被感動”到“見行動”,樹立教育良好形象。
強化教學教研。組織開展縣、鎮、校三級觀摩研討活動,展示優秀課例3400余節,推薦156節精品課例,通過送教下鄉、結對交流、教育共同體等形式,分批、分區進行展示觀摩研討。大規模舉行“教研季”活動,參與教師8000余名;完善培訓機制,培訓教師9400余人次,教師素養有效提升。
實施惠民工程,提升治理能力
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充分發揮“雙減”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協調教育、公安、文廣旅、市場監管等部門,通過“日查+夜查”“明查+暗訪”“聯檢+抽檢”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行為進行集中排查整頓,嚴查學科類培訓機構隱形變異現象,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共下發停止辦學通知書39份,有效遏制校外培訓機構亂象。
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建立健全義務教育保障長效機制,壓實聯控聯保工作責任,常態化開展適齡兒童信息排查、動態監測,落實月報告制度,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失學。同時,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采取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形式,保障接受教育權利。目前,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全縣628名殘疾學生實現義務教育全覆蓋。
精準落實教育資助政策。廣泛宣傳各項教育資助政策,提高群眾知曉率,做到全覆蓋。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學校摸底和學生申報相結合”的方式精準識別資助對象,不漏一人一戶。2023年,全縣共資助各學段學生23437人,金額1419.59萬元。辦理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1452人,金額12193.55萬元,慈惠計劃資助169人,資金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