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教育部教育督導局、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在北京召開2024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會議。會議對2023年工作進行總結,并就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高質量做好2024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作出部署安排。會上,3個省份介紹了有關經驗做法,山東省圍繞《堅持數字賦能、科學規范組織,全面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電子化》作了典型發言。
近年來,我省全面貫徹落實教育評價改革有關要求,在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中,聚焦“應用、共享、創新”,力促數字技術和質量監測深度融合,打造數字教育新引擎,為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2023年我省率先試點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全域電子化測試工作,所有樣本學校加強計算機和網絡的配備與調試,有效保障監測條件,細化監測措施,做好應急預案,確保質量監測電子化測試順利實施。在省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體育與健康學科的8個測試項目在全國首次使用智能化電子設備進行現場測試,實現了測試成績實時自動上傳,通過大數據自動分析;英語學科全部開展在線聽力和口語監測,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更加準確客觀地反映英語學科質量。同時,我省注重發揮監測平臺和監測數據的作用,通過國家和省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平臺,對監測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提出改進的意見建議,對監測結果進行系統權威的解讀,強化監測結果運用,督促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并有效整改。
下一步,我省將加快推進質量監測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綠色化發展,不斷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的精效度,以科學的監測數據和結果分析服務教育決策,推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