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丘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重要決策部署,把勞動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優化勞動教育體系、豐富勞動教育實踐、打造勞動教育文化,持續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著力構建“五育并舉”新格局,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優化勞動教育體系,夯實“五育并舉”基礎
學校及時更新育人思想觀念,科學梳理勞動教育的價值,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模式,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不斷加強和改進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育人作用。夯實制度保障基礎,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出臺《商丘學院新時代全面加強和改進勞動教育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各專業在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中設置2個學分的勞動教育,統籌安排在第2-7學期進行,聚焦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勞動能力,培養勞動習慣,塑造勞動品格。啟動勞動教育線上和線下精品課程建設,通過理論知識講授、勞模精神學習等,重點打造線上勞動教育精品課程。將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同勞動教育有機融合,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引導學生樹立勞動觀念、增長勞動知識、提升勞動技能、享受勞動實踐。加強融合課程設計,如以農學類專業相關課程為基礎,依托“第二課堂勞動現場思政課”,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學思踐悟,在潛移默化中重塑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與責任心,磨礪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今后的努力學習、踏實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推動構建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豐富勞動教育實踐,拓展“五育并舉”渠道
學校結合學科專業特色優勢,推進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充分利用校內園林、園藝等農學專業設置的林木種植、園藝栽培等勞動實踐基地6個,開拓50余畝戶外勞動區,將勞動教育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按季節種植小麥、油菜、白菜、蘿卜等莊稼和蔬菜,先后開展了“勞動淬煉成長,實踐創造幸福---師生齊收麥,實踐顯初心”“弘揚勞動精神 培育時代新人---初冬‘蔬’香,‘勤’滿校園”等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觀摩教學、現場體驗等方式培養勞動技能,豐富學生勞動體驗,滿足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2021年以來,通過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累計參與學生8000余人次,勞動總時長達1.3萬小時。后勤服務部門聯合相關學院定期開展系列勞動崗位志愿活動,如開展義務維修、宿舍值班、餐廳幫廚、綠植修剪、撿拾垃圾等內容,不斷豐富學生親自參與的勞動教育內容形式,引導學生自覺參與教室、食堂、校園場所的衛生保潔、綠化美化和管理服務,參與志愿服務2.2萬余人次,時長3.2萬多小時。讓學生們在躬耕實踐中傳承優良傳統,在艱苦奮斗中弘揚勞動精神,在務實篤行中提升人生價值。學校還通過將勞動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長見識、增才干,如發揮專業特長,赴農村中小學義務支教,為村民開展義務維修,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等,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8萬小時。建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深化校地產學研合作,打造勞動教育“大課堂”。
打造勞動教育文化,營造“五育并舉”氛圍
學校著力營造崇尚勞動、團結和諧、聚力發展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把勞動教育滲透到多元校園文化活動中,用積極向上的勞動教育文化引導學生們樹立任何一份職業都是光榮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致力于實現勞動教育常態化,著眼大學生勞動價值觀塑造,發揮“思政勞育”鑄魂育人作用。學校每年還組織開展“三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評選表彰,大力宣揚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讓師生在校園里近距離接觸勞動模范,聆聽勞模故事,增強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的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勞動、崇尚勞動、樂于勞動的內在動力。學校還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協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共同配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學校因地制宜創新體制機制,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具有鮮明特色的勞動教育育人模式,讓勞動教育彰顯出應有的時代性和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