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高校采購就成為業界熱點。借助互聯網開展高校采購工作,能夠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實現高校采購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內蒙古工業大學長期致力于采購信息化建設的探索和實踐,在“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后,尤其是一系列針對高校采購“放管服”的政策出臺后,內蒙古工業大學大膽探索,以高效采購、陽光采購、廉潔采購為目的,推動學校陽光采購信息化體系的建設。
一是完善采購制度體系,提供執行依據。內蒙古工業大學在符合上位法要求的前提下,完善了學校采購制度,在實現學校采購“放管服”工作目標的同時,為學校推行信息化采購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執行依據。
二是推進數據治理與共享,建設采購管理信息系統。內蒙古工業大學近年來大力推進學校信息化系統的數據治理,為學校教師和學生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務。首先,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建設學校招標采購管理平臺,通過該平臺建立數據關系模型、基礎數據標準、主題數據標準,并進行數據授權管理;其次,建立統一、完整、準確、實時的中心數據庫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借助平臺實現業務數據在不同業務系統間的順暢、實時、批量傳輸,并將數據匯入中心數據庫;最后,構建數據質量管理平臺,通過設計審核與評估體系,實現數據質量核查—反饋—校準的閉環,識別數據質量問題并制定整改方案,提升數據質量水平,通過系統建設,實現從預算審批、采購執行、合同管理、檔案管理、采購監督等全流程采購環節的數據共享和信息協同,打破采購過程的“信息孤島”,將學校各類型采購,包括分散采購和統一采購逐步納入統一平臺進行管理,通過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采購環節上的跨部門數據共享,最終要實現預算、立項、論證、采購、合同、驗收、資產、結算各環節之間的信息流轉,解決用戶在采購過程中重復錄入、流程不明、進度不清等難點,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用戶少跑腿”。(作者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