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發揮課堂教學的人才培養主渠道、主陣地、主戰場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臨沂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本為本,牢固樹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將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推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教學管理和現代教學技術應用等一體化改革,推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提供“分類化個性化”教學
一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設計、改革教學方法、深化思政育人、重構課程體系。鼓勵教師開發活頁式教材、數字教材,深化科教協同育人,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課堂教學資源,將前沿成果、現實案例等有機融入課堂教學,鼓勵教師開設專題研討課、學科(專業)前沿課。二是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特點,鼓勵教師選取不同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公共基礎課程與授課專業的培養目標相結合,實施分類教學,因材施教,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專業課程與社會需求、學科前沿相結合,將應用案例、科研成果融入課程內容,體現時代性和前沿性。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打造“立體化靈動化”課堂
一是打破死板、單一的課堂講授式、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采用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TBL(基于團隊的教學方法)、PBL(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等靈活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探究式討論。二是開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學試點,靈活運用課堂講授、小組研討、課題研究、指導自學、學生展示等多種教學形式,將全班授課、小組學習、個別輔導有機結合。三是以創新能力為導向改革實踐課程的教學模式,引入行業資源,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項目的設置,開展實景、實操、實地教學,提高實踐育人效果。四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生課前、課堂和課后學習、研究活動,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要求,鼓勵批判思考、創新探索、嚴謹研究與活躍討論,不斷推進“立體化”“靈動化”課堂革命,讓課程立起來、教學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改進學業評價方式,推行“全過程非標準”評價
一是打破“一考定成績”考核方式,持續推進“N+1+1”過程化考核?!癗”作為平時成績體現過程化的多元考核,包括課堂表現、隨堂測試、課后作業、學習筆記、單元測試等,平時考核以明確的賦分標準,支撐課程目標的達成?!?”為期末考試和結合專業及課程特點的特色考試,特色考試考核形式包括知識測驗、主題論文、調研報告、技能測試等。二是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需要,采取標準答案與非標準答案相結合的方式,推行“非標準答案”考核方式。通過創新小論文、開放課題、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索開放式命題、創作型考試的“非標準答案”考核方式,重點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能夠體現思維性、科學性、前沿性的答案內容著重賦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高階、批判性思維,破除“高分低能”積弊。
完善課堂教學管理,確?!爸贫刃詷藴市浴背尚?/p>
一是完善全過程教學評價制度,所有課程實行課程負責人制。課程負責人根據課程特點和課程目標,組織課程教學團隊研究制定科學嚴謹的全過程學業評價大綱,明確課程考核方式、考核內容、考核規程等,通過論證后實施,并于開課前向授課學生傳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和學生提出的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確保全過程學業評價結果的準確和公平。二是根據學科專業特點,結合課程屬性,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進行適當調整,制定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細則,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同時,充分發揮基層教學組織作用,落實課堂教學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基層教學組織和課程教學團隊,建立集體備課常態化機制,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質量分析和評價活動,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改進教學工作,充分發揮校院兩級督導和學生信息員作用,加強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日常監督和指導,確保課堂教學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