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江蘇省無錫市教育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繪就出2022年無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專屬答卷。
亮點一
把準教育“方向舵”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走深走實
以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牢牢把握教育發展正確方向。圍繞喜迎二十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市委教育工作座談會精神,廣泛開展6大類1000余項“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以教育人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扎實開展“學習貫徹二十大 展現教育新擔當”主題實踐活動,學思悟謀擔當、教培育促擔當、闖干創扛擔當、考評議勵擔當開展70項實踐任務,聚焦聚力全面育人、資源供給、辦學品質、隊伍建設、黨建引領五大行動,系統構建“教育+科技”“教育+人才”“教育+民生”大教育格局,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提供教育支撐,我市的做法在《人民教育》、《新華日報》、江蘇先鋒網等專題刊登。
亮點二
點燃黨建“紅引擎” 黨對教育工作領導全面加強
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高標準落實基層黨建提質增效行動,深化拓展“立德樹人”先鋒行動,扎實推進領航、領學、領跑和強基四項工程,組織實施中小學基層黨建“書記項目”、調研課題400余項,評選表彰先鋒黨組織100個、先鋒黨員100名,萬余名黨員師生暑假期間投身社區抗疫一線。在全省率先出臺《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工作方案》,經驗做法得到省委教育工委充分肯定。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基層制度,推動工作作風轉變,激發隊伍活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全市教育系統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工會、共青團、婦工委等群團工作不斷發力,無錫教育新聞宣傳工作連續第七年獲省教育廳通報表揚。
亮點三
穩住發展“基本盤”基礎教育質量水平不斷提升
突出質量與公平,夯實基礎教育基石。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新增省市優質園53所,優質園覆蓋率超9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2.65%。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啟動培育第三批“新優質學?!?2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率82.81%、居全省第二。打造義務教育“入學掌上辦”數字生活應用場景,實行義務教育招生一網通辦,推進陽光招生改革。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普通高中“雙新”國家級示范區建設成效在全國推廣,無錫高中學校作為全國唯一高中代表展示十年教育改革成果。17所四星級高中高質量通過省級復審,2022年高考再創新佳績。獲評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數量居全省第一。獲評省級內涵建設項目29項,總數居全省前列。
亮點四
打造產教“共同體”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構建
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為全市產業發展賦能增效。出臺《關于推動無錫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扎實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樣板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攀登計劃”,開展“教學質量提升年”活動,培育100名學生“技能雛鷹”和98個市級重點項目,畢業生在錫就業率平均達65%。新增3所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5所省中職“優秀學?!苯ㄔO單位,獲批5個省五年制高職高水平專業群、17個省中職優質專業、9個省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9個省校企合作示范組合、4個省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我市職業學校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職組)、班主任能力比賽金牌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國、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金牌數、獲獎數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亮點五
開辟高教“新賽道”大學與城市雙向奔赴
著力促進在錫高校規模內涵發展,推動高校與城市雙向賦能。教育部和省政府共建江南大學,江南大學兩門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計劃,宜興校區建成啟用,江陰校區開工建設。無錫市政府與東南大學簽署共建東南大學無錫校區合作協議,加快建設辦學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校區。省教育廳與無錫市政府簽約支持無錫太湖學院創新發展,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無錫學院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車聯網產業學院獲批省重點產業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江陰校區辦學規模達到5000人。在錫高校辦學水平全面提升,14門學科入選“十四五”省重點學科,建成42個國家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49個省品牌特色專業、20個優秀教學團隊和38個重大科研項目。
亮點六
守好育人“初心磐”五育并舉培養體系日臻完善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深耕“三全育人”,縱深整體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成立無錫市職業院校思政教育聯盟,創新舉辦無錫“開學第一課”,打造100節大中小學思政“金課”,省品格提升工程精品項目質量數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堅持“五育并舉”,呵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實施“心向陽光”心理關愛行動,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深化體教融合,青少年足球、籃球、田徑運動會等賽事規模和水平再創新高,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成效明顯,學生體質健康現場抽測優良率全省第一,榮獲省學校體育工作獎一等獎;“百靈鳥”線上藝術展評精彩紛呈,入選省高水平中學生藝術團建設單位8個,數量居全省第一;首次設立無錫市中小學“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高中勞動教育實踐受到全國政協汪洋主席視頻連線關注。
亮點七
打好人才“組合拳”師資建設水平持續增強
聚焦教育發展第一資源,以一流師資支撐教育一流發展。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大力實施“無比愛才 錫望您來——教育優才引進計劃”,全市共引進THE世界排名200強高校和北大、清華、復旦、上交等國內頂尖“雙一流”高校優秀畢業生223人。加強教師人才培養力度,創新成立無錫市中小學校博士研習站,新增35名“蘇教名家”“錫教名家”培養對象、19名省教學名師,中小學正高級職稱通過率全省第一。啟動建設新一批99個覆蓋全學段全學科的市級名師工作室。7個“四有”好教師團隊入選第二批省級重點培育團隊,數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實行大師德教育模式,開設“我為良師”大講堂、舉辦“我為良師”全員學習討論活動,設立首批10個市級師德涵養教育基地。
亮點八
融入協作“大戰略”區域教育協同發展開創新局
加強教育區域協作聯動,積極打造協同發展共同體。無錫市教育局與連云港市教育局簽訂結對幫扶合作框架協議,確定首批結對共建單位45對,共同開啟兩地教育協作之旅。推進落實對口支援新疆和東西部扶貧協作計劃,110名教師赴西部支教。開展國際理解教育創新實踐,舉辦首屆中德校園文化節,新增“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等省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對外合作交流重點建設項目15項,數量居全省第一方陣。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太湖灣科創帶“雙灣”聯動,積極參與蘇港澳高校和基礎教育合作聯盟建設,深化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交流。在全省率先舉辦“在錫港澳臺中小學生看無錫”國情教育活動和兩岸紅十字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涉外教育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亮點九
耕耘改革“試驗田”教育綜合改革結出碩果
激發教育發展第一動力,以改革創新促進教育探索先行。深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9所學校入選省教育評價項目試點。加強教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設,無錫新中考方案平穩落地。聚焦“雙減”工作提質增效,分項設立“創新實驗?!?,3所學校創新做法被省教育廳列為“雙減”工作典型案例推廣。推動校外培訓機構分類管理,大力整治隱形變異違規培訓,及時公布疫情防控“放心、不放心”培訓機構名單。支持規范民辦教育發展,率先探索民辦學校規范辦學積分制管理考核。統籌全市優質資源力量,推進高質量集團化辦學。深化中小學工程教育研究,探索開展創新拔尖人才基礎培養,2022年數學奧賽再創佳績。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我市以特色督政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得到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充分肯定,被國家督導辦官微“中國教育督導”、《中國教育報》轉發推廣。
亮點十
筑牢發展“硬支撐”教育服務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強化教育服務保障,為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完善市區兩級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持續保持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加大學位供給,編制《無錫市“十四五”教育設施布局規劃》,新建成中小學、幼兒園31所,新增學位約3.2萬個。提升數字化推動教育發展水平,新增省智慧校園(示范校)69所,教師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投入使用,“校園e家通”疫情防控信息化平臺深受師生家長歡迎。強化優良作風保障,牢固樹立“機關圍繞基層轉、學校圍繞一線轉、一切圍繞發展轉”工作理念,“處長論壇”“書香機關”等學習型機關品牌不斷推新。統籌教育發展與安全,深化平安校園建設,強化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化解,深入開展疫情防控“護?!毙袆?,市教育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