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乎城市的未來和民生福祉。進入新時代,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教育強市,全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2018年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城域網;
2020年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
2020年度全國教育社會公眾滿意度調查中排名全省第一,并連續三年位列全省前列;同年在全省率先實行城區小學午餐配送和課后服務試點工作;
2021年榮獲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同年,評為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生活技能開發”青少年教育合作項目新周期(2021-2025)試點城市;
……
十年來,景德鎮通過打好科學布局、資源整合、系統完善等一系列組合拳,吹響了全市教育事業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
【協調發展 全面優化教育結構布局】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出臺一系列重大舉措,開啟了瓷都教育現代化的新引擎。
2017年,編制完成《城區中小學網點布局規劃》;
2018年,政府向全市人民莊嚴承諾: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進陶陽學校、昌江區實驗學校等9所學校建設。
2019年,作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的重大部署。
2020年,系列校建工程,再次被《政府工作報告》列入重點辦好十件實事之一。
近五年來,全市新建中小學校41所、幼兒園140所、新建和遷建高校4所,新增建筑面積75萬㎡,新增學位76000多個。同時,優化升級校園裝備設施,校園面貌脫胎換骨,教育事業涅磐重生。
市政府連續五年將學校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全市累計投入68億元,新建市陶陽學校、市陶新小學、昌江區實驗學校等14所學校,在建市第一小學新校園改擴建、市珠山實驗學校改擴建、昌河中學遷建等5所學校。市直學校率先按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要求,通過建設教學樓、實驗樓、綜合樓、運動場館、功能館室等改擴建項目,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教育教學裝備得到升級和改善。各縣市區同頻共振,樂平投入18.6億元,新建完成投入使用學校7所,在建7所,建筑面積18.6萬㎡;浮梁縣投入1.5億元,新建學校5所,建筑面積約3萬㎡。
在景德鎮市第二十二小學,目之所及讓人眼前一亮。嶄新的校門、寬敞的塑膠跑道、校園樹木粗壯繁茂、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整齊地擺放著新桌椅,打開智慧黑板便能播放教學內容……該校址原址在原宇宙瓷廠附近,占地面積僅為3畝多,整個校園僅有1棟教學樓。該校校長許國平說:“近年來,我市全面優化教育結構,2020年學校遷址到珠山大道,現在學?,F在占地面積32畝,擁有了7棟教學樓,并配有師生食堂,校園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睂W校開展了手工制作、繪畫、課外閱讀、體育鍛煉等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并開設了陶藝課、足球課、瓷笛課、武術課等特色課程。第二十二小學發生的巨變,是近年來景德鎮推進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
景德鎮市第三中學是一所具有65年辦學歷程的普通完全中學?!斑€記得2012年我剛剛到三中的時候,這里的學生只有361人,今年學生已經達到了1496人,實現了幾倍的增長?!痹撔PiL周景銘滿懷深情地說:“三中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和一中、二中并駕齊驅,在沉寂了幾十年后,學校目前迎來了新的轉變。2017年,投入7000多萬元,對三中原址重建,僅用了8個月時間,一個建筑面積達17382平方米,以集教學和行政功能的呈S型建筑群為主體及以室外運動場、室內停車場和學生食堂等為配套設施的全新三中于2019年8月竣工,當年實行十二年一貫制辦學模式?!?/p>
在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中,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公共資源配置優先滿足教育需求。通過科學布局、資源整合、完善系統等舉措,調整優化了我市教育的結構布局。搬遷了景德鎮學院、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為他們的升級升格奠定了基礎;新建了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填補了我市本科高職院校的空白;遷建了景德鎮陶瓷技師學院,籌建了景德鎮市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齊頭并進,完備的教育體系逐步形成,教育強市目標正以嶄新的格局實現質的飛躍。
【“全面改薄”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景德鎮市深入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能力提升項目”建設工程,對照省定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辦學條件,按照“節儉、安全、實用、夠用”的原則,中小學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整體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有效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
走進浮梁縣三龍中學,嶄新的教學樓 、漂亮的綠化帶 、寬敞的運動場、干凈整潔的食堂,書香校園映入眼簾。
“斑駁的墻面 、黑乎乎的教室 、滲漏的樓板……”在這里任教近30年的張志軍老師回憶著以前學校的情景。
改變的不只是學校的教學樓、食堂等“硬件”。走進實驗室,豐富的實驗器材,以及專業的教學環境,讓張老師的教學顯得直觀而生動,也讓學生聽課充滿興趣、容易理解?!叭娓谋№椖繉嵤┮詠?,學校實驗室增添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上千件實驗器材,而且在教室還安裝了液晶一體機、電子白板等班班通設備”,談起全面改薄項目帶來的變化,葉冬生老師高興地說。
景德鎮市圍繞“抓項目、強建設、保安全、促均衡”這條主線,以建立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制度為基礎,進一步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為優質均衡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立德樹人 特色發展培育時代新人】
景德鎮市把“五項管理”納入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質量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教育品牌建設活動,如九中的合唱、昌河實驗小學的游泳和器樂合奏、市實驗學校的鼓號隊等等,積極引導學校走個性化、特色化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將校園特色文化有機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教育工作的使命。景德鎮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資源,完善教學環境與教學設施,“雙減”政策快速落地,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贏得了先機。全市中小學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田徑會、“三好杯”、藝術節、科技節、美術展等一批特色活動,為學生展示風采提供廣闊的平臺。
虞佩瑾同學是景德鎮二中第21屆“火炬”學雷鋒小組組長,她說:“我們每年都會參加許多學雷鋒活動,如為烈士掃墓、去福利院看望老人兒童、為西藏地區的孩子捐獻物資、周末清掃社區街道……在學雷鋒的過程中,我們躬身入局,在行動中領略了雷鋒精神的內涵,在志愿者活動中提升了道德修養,升華了理想境界?!?/p>
景德鎮市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事業發展各環節各領域,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景德鎮二中“火炬”學雷鋒小組榮膺全國學雷鋒示范點。市昌河實驗小學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市實驗學校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市實驗學校、樂平市第十小學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近三年,全市教育社會公眾滿意度連續三年位列全省前列,在景德鎮教育發展史冊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完善設施 構建“智慧教育”育人環境】
景德鎮市是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設兩個試點市之一,2018年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城域網。市教體局城域網榮獲“IDC數字化轉型堅定者”稱號,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舉辦的2019年基礎信息化應用典型性案例交流研討會作經驗介紹。
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實現了“數字資源全覆蓋”、省標準化學?!鞍喟嗤ā?。隨著投入力度加大,先進的教學設施和裝備開始大批投入使用。從人臉識別到人機互動,從智能助理到智慧校園。在這里,景德鎮把人工智能賦能到日常教學和校園管理的各個應用場景中。
這點、橫、撇、捺,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這些方塊字,是打開中華文明的密碼。用數字信息技術傳授漢字書法,傳統技藝在學生指間薪火相傳,優秀文化在課堂上弘揚創新。
在穹頂瞭望臺,開啟“望月”之眼,讓孩子們遙望九天星河;登錄數字星球系統,縱覽這藍色星球的壯闊山河,許下凌云壯志。這些奔涌的后浪,注定要出發,探尋美好的未來,他們的征途將是星辰大海。
創客空間,機器人科技活動室,數字化歷史、地理教室,云桌面教室,全新的現代化音樂廳、運動場、游泳館等,讓生活在這片熱土地的每個孩子,在這里暢享科技與未來,揮灑激情與汗水,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景德鎮市以作為全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地區為契機,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為手段,以“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參與建設、學校持續使用”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教育城域網,加快推進了智慧校園和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示范校建設。先后通過實施國家“薄弱學校改造”“數字資源教學點全覆蓋”、省標準化學?!鞍喟嗤ā钡纫幌盗兄攸c建設工程,著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如今,全市中小學寬帶互聯網接入率超過80%,城區學校達到100%;“班班通”多媒體教室4000多間,覆蓋率超過80%;中小學信息課計算機配備1人1機,實現了“數字資源全覆蓋”。
【產教融合 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1年7月,景德鎮市榮獲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目前全市有職業院校13所,其中職教本科1所、高職2所、技師學院1所,中職9所(其中普通中專5所、職業高中4所),專業涵蓋了教育與體育、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電子與信息、交通運輸、裝備制造、土木建筑、財經商貿、旅游等9個大類,有省特色專業群1個(陶瓷工藝)、省級精品專業3個(陶瓷工藝、計算機、運動訓練),省級1+X證書制度試點學校5所和8個試點專業,全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個(一專陶瓷工藝、機電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職業教育體系。
陳蕊同學是景德鎮機電工程學校2020級學前教育的一位學生。她說:“在學校我系統地學習了學前教育的知識,提高了自身綜合素質,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怎么做人,培養了我嚴謹務實、求索創新的個人素養,在努力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同時,我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努力成為當今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p>
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與紅葉、皇窯等多家陶瓷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與江西直升機有限公司合作舉辦“通航班”;市機電工程學校主動把“江西友鵬精密儀器有限公司”請進校園;市衛生學校與口腔醫院合作舉辦口腔修復工藝專業,與月子中心合作實施“母嬰護理人員”培養項目;樂平中專與金鷹汽貿、天新藥業分別開辦“金鷹汽修班”和“天新數控班”;市技工學校與景焦能源公司、景德鎮陶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展“訂單培養”。
2021年,景德鎮被評為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生活技能開發”青少年教育合作項目新周期(2021-2025)試點城市,通過項目的開發和實施,讓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更快地融入社會,更健康地成長成才。
【整體推進 著力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教育公平惠及全體學生。景德鎮市嚴控高中階段招生,普通高中嚴格落實省教育廳制定的招生政策,職業高中嚴格執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錄取程序,按計劃和個人志愿錄取。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嚴格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實現公共服務全覆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完善人才政策,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優先辦理入學手續,努力為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提供支持,為引才留人提供服務保障。該市還按照以流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要求,認真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保障了隨遷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春風化雨 尊師重教美德蔚然成風】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景德鎮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師德優秀典型為引領,以警示教育為重點,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提升師德師風水平,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近三年,有24名教師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全省模范教師等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稱號。此外,連續四年開展“瓷都最美教師”“全市師德標兵”評選表彰活動,涌現了一批師德先進典型,今年,在第38個教師節來臨的日子,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全市“十大模范教師”,引導廣大教師自覺遵守師德規范,做到“學為人師、行為示范”。
“作為市三中的一位普通基層教師,市委市政府授予我這么高的榮譽,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全體教師的關懷、鼓勵和鞭策?!睒s獲全市“十大模范教師”光榮稱號的章俊老師激動地說,“當我接過市領導親手授予的榮譽證書,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奉獻給無限崇高的教育事業,把我全身心的愛奉獻給我的學生!”
近五年來,全市招聘教師2000余人,進一步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全市廣大教師辛勤耕耘、無私奉獻,涌現出一批新時代師德楷模。市委、市政府在政治上和生活上對教師進行關心、關愛,建立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長效機制。改善了教師工作生活條件,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和鄉鎮工作補貼有效落實;解決了一批教師職稱待遇,培養了一批學校管理人才,表彰了一批優秀教師,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在瓷都大地蔚然成風。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景德鎮市將一如既往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培育更多高素質合格人才,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美麗江西景德鎮新畫卷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