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首屆中小學教育裝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案例獲獎名單 | ||||
序號 | 案例名稱 | 作者 | 所在單位 | 獎項 |
1 | App在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外的運用研究——三年級閱讀訓練APP“我愛閱讀”的應用案例 | 陳詩卉 | 廈門市演武小學 | 一等獎 |
2 |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場館及預約管理系統——以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智慧校園項目為例 | 陳云龍 |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 | 一等獎 |
3 | 基于移動端學生自創“快微課”的開發和應用 | 陳喆誼 | 寧波藝術實驗學校 | 一等獎 |
4 | 讓教育技術成為教學騰飛的翅膀——煙臺開發區實驗中學教育裝備環境建設管理案例 | 崔秀梅 | 煙臺開發區實驗中學 | 一等獎 |
5 | 基于數據的中學教學常規精細管理 | 代楠 | 四川省成都華西中學 | 一等獎 |
6 | 動物的運動 | 董文靜 | 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學 | 一等獎 |
7 | 我是小小設計師 | 樊祥、高夢琳、朱寧 | 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 | 一等獎 |
8 | 校園閱讀生態圈之書香校園建設 | 李云芳 | 晉城市星河學校 | 一等獎 |
9 | “智?趣”書香課程體系的突圍與變革 | 葛林高 | 寧波市奉化區居敬小學 | 一等獎 |
10 | 走進二十四節氣 | 韓麗煥、賈麗雯 | 山西省襄汾縣第一小學校 | 一等獎 |
11 | 《玩轉小水輪》創新實驗盒教學案例 | 何雪薇 | 廈門第二實驗小學 | 一等獎 |
12 | 互聯網 讓閱讀無處不在 小學“閱讀推廣”與自媒體的深度融合 | 胡雅靜 | 寧波鄞州東吳鎮中心小學 | 一等獎 |
13 | 探究焦點弦中的定點、定值問題 | 黃昌毅 |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 | 一等獎 |
14 | 幼兒園教育智能化環境建設 | 黃莉 | 成都市金牛區 機關第三幼兒園 | 一等獎 |
15 | 大班社會活動:團團圓圓過中秋 | 黃鷺青 | 廈門市蓮龍幼兒園 | 一等獎 |
16 | 大面積開展平板電腦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 | 黃宇慧 | 深圳市龍華同勝學校 | 一等獎 |
17 | 新機制新模式下的書香校園建設 | 藍翠芳 | 佛山市三水西南中學校長 | 一等獎 |
18 | 自動灌溉系統的研究 | 雷雪、楊淏、丁一 | 北京市團結湖三中 | 一等獎 |
19 | 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學校集成創新發展 | 李國榮 | 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 | 一等獎 |
20 |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 李建明 | 江西育華學校 | 一等獎 |
21 | 立心鑄魂 讀寫同行 守正創新——新技術應用平臺智領下的讀寫慧享 | 山東省實驗小學 | 山東省實驗小學 | 一等獎 |
22 | SPOC讓英語學習充滿魔力 | 李憲政、孫舒陽 | 山西通寶育杰學校 | 一等獎 |
23 | 水潤善育 閱享人生 ——廣西南寧市第三十三中學2018年閱讀活動案例 | 李獻芳 | 廣西南寧市第三十三中學 | 一等獎 |
24 | 立足“互聯網 ”拓寬實驗“視”界 | 李悅 | 南京市金陵小學 | 一等獎 |
25 | 航空新城小學人工智能課堂大數據創新教育應用 | 梁平 | 珠海市金灣區航空新城小學 | 一等獎 |
26 | STEAM教育在十二年一貫制學校中的實施與探索 | 劉麗云 | 濰坊(上海)新紀元學校 | 一等獎 |
27 | 應用新技術,讓小學階段的學生愛上閱讀 | 劉榮智 |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實驗小學 | 一等獎 |
28 | 智慧教育框架下的課堂教學改革創新 | 劉振海 | 青島西海岸新區實驗初級中學 | 一等獎 |
29 | 一所百年老校的信息化教學變革之路 | 陸炳康 | 烏鎮植材小學 | 一等獎 |
30 | 人工智能助力基礎英語教學 | 呂芳、孫寧 | 保定師范附屬學校 | 一等獎 |
31 | 基于“樂教樂學”平臺構建“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體系的實踐與思考 | 呂紅軍、李梅 | 青島弘德小學 | 一等獎 |
32 | 基于視頻新媒體的互聯網 教育實踐 | 馬建龍 | 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 | 一等獎 |
33 | 借助信息化,提高課堂效率的實踐與思考 | 馬巍 | 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 | 一等獎 |
34 | 共創“實物閱讀”的驚喜與發現 | 么丹彥 |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幼兒園 | 一等獎 |
35 | 科技小記者探秘之“祖國的中醫藥” | 牛廣欣 | 北京市東城區青少年科技館 | 一等獎 |
36 | 創客中心的改造升級 | 潘朋晶、錢明 | 南京市棲霞區龍潭中心小學 | 一等獎 |
37 | 互聯網 物理學科實驗教學 | 任浩、徐海燕 | 上海市進才中學 | 一等獎 |
38 | “知行合一”的校園“實驗場”建設——上海市曹楊中學特色實驗室建設的實踐探索 | 上海市曹楊中學 | 上海市曹楊中學 | 一等獎 |
39 | 人教課標版選修八四單元語法---過去分詞作狀語 | 石敏 | 內蒙古集寧一中 | 一等獎 |
40 | “云校通”助力智慧校園建設 | 唐偉文 | 石門實驗中學附屬小學 | 一等獎 |
41 | 智慧教室在學校教學、教研及管理中的常態化應用 | 成都師范銀都紫藤小學 | 成都師范銀都紫藤小學 | 一等獎 |
42 | 探索“圖形化界面編程軟件 智能硬件技術”教育裝備在人機交互和創客教育上的教學實踐研究 | 王福麟 | 上海市寶山區顧村實驗學校 | 一等獎 |
43 | 樂畫電腦繪畫——創意校園文化 展現美育風采 | 王浩宇 | 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第九小學 | 一等獎 |
44 | 家校合力,云圖書館助推OTO閱讀的實踐與思考 | 吳閃燕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第一小學 | 一等獎 |
45 | E創空間,成就科技夢想 | 吳崢嶸、沈琳 顧艷瓊、胡劍 | 曹楊實驗小學 | 一等獎 |
46 | 三維并進,讓數字技術助推學生發展 | 徐梅芳 | 上海市中山北路第一小學 | 一等獎 |
47 | 基于支付寶平臺來解決學校繳費問題 | 羊冰 |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 一等獎 |
48 | 凝萃匠心
以優課撬動學校發展杠 ——“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實踐路徑 | 易艷丹 | 南昌師范附屬實驗小學 | 一等獎 |
49 | 用GarageBand給《雪絨花》編配伴奏 | 余漢婷 | 南京市龍江小學 | 一等獎 |
50 | “小學生 大學問”龍江小學科技實踐活動案例 | 張潔云、胡上清 | 南京市鼓樓區龍江小學 | 一等獎 |
51 | 智能盆栽 | 張孫海 | 溫州市學生實踐學校 | 一等獎 |
52 | 蒙古族服飾的美術設計 | 張文杰 |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新橋小學 | 一等獎 |
53 | 中職數學與電商專業相結合 | 張文婷、胡學實、劉暢 |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一等獎 |
54 | 用文化的方式構建智慧校園 | 張穎君 | 西安灃東第二小學 | 一等獎 |
55 |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創新案例 | 趙勁康 | 深圳市育新學校 | 一等獎 |
56 | 青少年科技類數控智能制造教學展示室 | 周霞 | 蘇州高新區第五初級中學校 | 一等獎 |
57 | 智慧教育案例《多平臺互動,促閱讀深度開展》 | 朱忠華 | 浙江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 一等獎 |
58 | 秉學科融合創新 促學生自由成長 | 鄒正、朱征 | 南京外國語學校 | 一等獎 |
59 | 云教學平臺模式下的數字化探究實驗室應用 | 蔡俊杰、劉元文、 李熙東 |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前寧小學 | 二等獎 |
60 | 讀書——樂事 | 曹克葉 | 太谷縣付井聯合小學 | 二等獎 |
61 | 創新開發“e教i學@通” 傾情建設家校共育APP | 曾乾炳、崔凱、陶蕾 | 成都市錦江區教育局電化教育館 | 二等獎 |
62 | 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 陳恬 | 廈門第一中學 | 二等獎 |
63 | 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 陳艷瓊 |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新華街小學 | 二等獎 |
64 | 大班健康活動:換牙我不怕 | 陳藝璇 | 廈門市蓮龍幼兒園 | 二等獎 |
65 | 《城南舊事》閱讀指導課 | 崔維維 |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溝子板學校 | 二等獎 |
66 | 《伯牙絕弦》教學案例 | 董君梅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實驗小學東校區 | 二等獎 |
67 | 倡導低碳生活 | 方飛 | 合肥市行知學校 | 二等獎 |
68 | 《揭開“銹”之謎》 | 耿志煥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實驗學校 | 二等獎 |
69 | 課外閱讀系統的實踐案例研究 | 谷萌 | 成都市華林小學 | 二等獎 |
70 | 人機互動硬筆書法課程的應用研究 | 谷宗麗 | 濟南市歷城區初級實驗中學 | 二等獎 |
71 | 希沃白板5讓科學課堂精彩紛呈 | 郭靖坤 | 唐山市豐南區實驗小學東校區 | 二等獎 |
72 | 圖書裝備使用案例 | 郭軍敏 | 晉中市太谷縣侯城鄉雙東小學校 | 二等獎 |
73 | 創客教育開啟綜合實踐活動新途徑 | 郭太生 | 晉城市城區鳳臺小學 | 二等獎 |
74 | 巧借電子書包,化抽象為具象 | 洪瑞鳳 | 廈門市人民小學 | 二等獎 |
75 | 最炫閱讀課 | 洪瑛 | 晉中師范??茖W校附屬學校 | 二等獎 |
76 | 沈陽市鐵路實驗小學閱讀活動案例 | 侯靖 | 鐵路實驗小學 | 二等獎 |
77 | 基于課程支撐的安全體驗專用教室的設計與實踐 | 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 | 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 | 二等獎 |
78 | 書香校園,讓師生走近博雅——圖書館閱讀環境建設創新案例 | 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 | 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 | 二等獎 |
79 | 《探 究 有 趣 的中點四邊形》 | 黃秋蘭 | 南昌市第十二中學 | 二等獎 |
80 | 小車競速 | 黃文龍 | 土默特左旗金山學校 | 二等獎 |
81 | 機靈的小老鼠 | 紀宋燾 | 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教育集團 | 二等獎 |
82 | “數字化”環境下的小學數學之教與學 | 賈婷婷 | 南京市龍江小學 | 二等獎 |
83 | 基于STEAM教育下的常態化創客課程建設 | 江劉 | 寧波市奉化區岳林中心小學 | 二等獎 |
84 | 教育裝備新技術應用下 《四季的形成》的案例 | 金紅敏 | 清水河縣第二中學 | 二等獎 |
85 | 《生態智能大棚里的小創客》 | 李芳芳 | 成都市龍泉驛區青龍湖小學校 | 二等獎 |
86 | 泡茶的學問 | 李鳳舞 | 山東省實驗小學 | 二等獎 |
87 | 電子書包在STEM課程中的探索與創新 | 李巧婷 | 廈門市思明第二實驗小學 | 二等獎 |
88 | 深度開發電子白板功能 助力小學科學閱讀指導 | 劉淑梅 | 唐山市豐南區銀豐學校 | 二等獎 |
89 | 虛擬機器人程序設計——《制作循跡機器人》教學案例 | 盧鳳英 | 深圳市龍崗區外國語學校 | 二等獎 |
90 | 深度融合 不斷創新——教育裝備與信息化應用案例 | 呂艷兵 | 晉中市太谷縣侯城鄉雙東小學校 | 二等獎 |
91 | 神奇的椅子——“質量立本”工業體驗課程 | 麻曉春、管芬芬、 湯瑤瑤 葉正茂 | 溫州育才學生綜合實踐基地 | 二等獎 |
92 | 借助朗讀亭 推進師生閱讀 | 馬艷春 | 唐山市路北區外國語實驗小學 | 二等獎 |
93 | 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圖書館閱讀活動材料 | 孟兆崇 | 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 | 二等獎 |
94 | 內蒙古包頭市蒙古族學校每日誦讀活動 | 內蒙古包頭市蒙古族學校 | 內蒙古包頭市蒙古族學校 | 二等獎 |
95 | 基于“趣、實、聯、思”課堂模式的希沃教學設計例說 ——以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社會習俗的演變》為例 | 潘俊 | 合肥市行知學校 | 二等獎 |
96 | 校園電視臺與學校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 潘魯輝 | 招遠市西苑學校 | 二等獎 |
97 | 利用VR技術輔助教學小學科學課《種類繁多的動物》 | 龐詩凡 | 成都師范附屬小學 | 二等獎 |
98 |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閱讀推廣創新活動 | 任嘉莉 |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二等獎 |
99 | 定焦貧困之難-電商農產品拍攝 |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二等獎 |
100 | 聚焦各方力量 助推學校特色教學 | 蘇倩 |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大學路小學 | 二等獎 |
101 | 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下的課程和學習創新 | 譚順興 | 佛山市禪城區東鄱小學 | 二等獎 |
102 | 智能機器人研究學習與STEM教育理念的實踐探索 | 譚喜龍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學 | 二等獎 |
103 | 綜合實踐活動創新案例——機器人興趣小組活動案例 | 唐立平 | 唐山市第二中學 | 二等獎 |
104 | 社會實踐活動科技教育特色品牌案例 | 汪濤 | 深圳市育新學校 | 二等獎 |
105 | 基于STEAM教育理念設計的創客教育課程——禮品象棋的制作 | 王建忠 | 深圳市西鄉中學高中部 | 二等獎 |
106 | 數字翰墨 智慧課堂 | 王嬌、龍超、李沛桐 | 沈陽市第五十六中學 | 二等獎 |
107 | 話端午 聊文化 | 王淑清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光明路小學 | 二等獎 |
108 | 遠程教學觀摩系統應用介紹 | 王文禮、萬海霞 | 榆社中學 | 二等獎 |
109 | 玩出來的科學 | 王曉榮 |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明學校 | 二等獎 |
110 | 對課本劇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的相關探索 | 王艷 | 廈門市演武小學 | 二等獎 |
111 | 匠心“智”造夢想新“視”界 | 王燕 | 煙臺市芝罘區珠璣小學 | 二等獎 |
112 | 《食物的消化》教學案例與評析 | 魏福伍 | 南京市龍江小學 | 二等獎 |
113 | “十二學”平臺與課堂深度融合實踐研究 | 吳國欣 | 煙臺市龍口南山雙語學校 | 二等獎 |
114 | 智慧教研促進教師成長 | 項思雪 | 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 | 二等獎 |
115 | 水力發電站 | 肖麗 | 襄陽市襄州區雙溝鎮中小學 | 二等獎 |
116 | 讓童心在書香中旖旎而行——“國學智慧教室”應用案例 | 徐儉堂、彭雷、張剛 | 山東省諸城市明誠學校 | 二等獎 |
117 | 丁丁冬冬學識字(二)舌尖上的文字之刀工 | 許丹 |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二等獎 |
118 | 我與蔬菜交朋友 | 許悅雪 | 廈門第二實驗小學 | 二等獎 |
119 | 數控機床結構仿真軟件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 宣莉 | 成都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 | 二等獎 |
120 | 超星校園閱讀系統在構建小學智慧閱讀生態圈中的應用 | 閆婷婷、陳朱磊 | 浙江省嘉興市實驗小學 | 二等獎 |
121 | 龍泉一小基于未來學校建設的課程實踐與探索 | 陳霞、陽曉艷、薛常成 |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一小學校 | 二等獎 |
122 | 電子書包環境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例分析 | 楊琪 | 深圳市龍崗區吉溪初級中學 | 二等獎 |
123 | 因地制宜抓三“進”,因才盡用求三“實” | 要聰明 | 太谷縣胡村鎮中心小學孟高分校 | 二等獎 |
124 | 燃燒條件的探究 | 葉婉 | 江西育華學校 | 二等獎 |
125 | 別樣的教室風景 深度的生命體驗 | 于芩 | 上海市宜川中學附屬學校 | 二等獎 |
126 | 露在外面的面 | 翟惠娟 | 碭山縣碭城第一小學 | 二等獎 |
127 | 翻轉課堂教學有余除法案例 | 張春莉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鐵六小 | 二等獎 |
128 | 探究性學習----文廟 | 張桂林 |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學校 | 二等獎 |
129 | 應用教育裝備新技術,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體驗學習的樂趣 | 張慧 |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新橋小學 | 二等獎 |
130 | 氫氧燃料電池的制備 | 張欣蘋 |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二等獎 |
131 | 以童童少年科學院為基地,造就小院士的成長——佛山市同濟小學創客/STEMA教育的典型案例 | 張秀香 | 佛山市同濟小學 | 二等獎 |
132 | 比尾巴 | 趙方 | 碭城第一小學 | 二等獎 |
133 | 基于智慧教學云平臺的個性化學習應用研究 | 鄭平輝、許春輝 | 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附屬學校 | 二等獎 |
134 | 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 周俊、周偉 | 彭州市通濟鎮藍天小學 | 二等獎 |
135 | 認識Mbot機器人 | 周蒙剛 |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勝利街小學 | 二等獎 |
136 | 物中有理,魔術不魔——魔術道具中的物理原理 | 朱桂紅、賈雄雷 | 山西太原第十二中學校 | 二等獎 |
137 | 沈陽市啟工二校閱讀活動案例 | 邊雁冰 | 沈陽市鐵西區啟工街第二小學 | 三等獎 |
138 | 《渦陽四小”光影閱讀”讀書節活動》活動案例 | 亳州市渦陽縣城關第四小學 | 亳州市渦陽縣城關第四小學 | 三等獎 |
139 | HPM微課在全等三角形教學中的應用 | 陳嘉堯 | 廈門五緣實驗學校 | 三等獎 |
140 | 新教育裝備讓農村師生受益 | 陳建新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攸攸板鎮倘不浪小學 | 三等獎 |
141 | 規則在哪兒 | 陳莉 | 廈門市園南小學 | 三等獎 |
142 | 年月日 | 陳林蓉 | 四川省綿陽市萬達學校 | 三等獎 |
143 | 清明課程 | 陳彤 | 革新里小學 | 三等獎 |
144 | 構建未來理想教室 | 陳鷹萍 | 無錫市南湖小學 | 三等獎 |
145 | 虛擬機器人設計制作活動 | 陳月月 | 深圳市珊蒂泉外國語學校 | 三等獎 |
146 | 用注射器估測大氣壓實驗的改進與創新 | 崔雅楠 | 陵川縣棋源中學校 | 三等獎 |
147 | 實驗室制取氯氣實驗裝置創新 | 丁倫璘 | 廈門市集美區杏南中學 | 三等獎 |
148 | 宋代服飾元素分析與應用的嘗試 | 范立紅 |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 三等獎 |
149 | 《長方體歷險記》數學課堂實錄 | 方淑慧 | 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外國語小學 | 三等獎 |
150 | 4.1地形對聚落和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 馮晨慧 |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八中學 | 三等獎 |
151 | 《要下雨了》教學案例 | 馮叢叢 |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第一小學校 | 三等獎 |
152 | 借SMART白板之力 點燃課堂火花 | 高楓 | 合肥市行知學校 | 三等獎 |
153 |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實驗室的應用 | 高中生物教研組 | 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學校 | 三等獎 |
154 | 完美演繹——清苑職教中心上央視了 | 谷玉良 | 保定市清苑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三等獎 |
155 | 數學實驗室-走向深度理解的學習 | 顧駿 |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 | 三等獎 |
156 | 外研社一起點第九冊 Module9 Unit1 Are you sad? | 桂月 | 廈門市公園小學 | 三等獎 |
157 | Excel表格數據的排序和篩選 | 郭麗婷 | 蘇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校 | 三等獎 |
158 | 大同黃花種植條件探究 | 郭青霞 | 北京師范大學大同附屬中學校 | 三等獎 |
159 | 英語教學 | 郝娜 | 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卓資山鎮北完小 | 三等獎 |
160 | 質量守恒定律 | 侯瑞歡 | 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第三中學 | 三等獎 |
161 | 依托網絡學習空間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 黃吉雁 | 寧波市學校裝備管理與電化教育中心 | 三等獎 |
162 | 2018年長寧區暑期閱讀 | 黃乃寧 | 長寧區教育局圖書館工作委員會 | 三等獎 |
163 | “盒子魚英語”投屏應用——以“用曲線畫表情”課例為例 | 黃韻豪 | 深圳市橫崗中心學校 | 三等獎 |
164 | 探究植物的蒸騰失水 | 惠欣欣 | 宿城第一初級中學 | 三等獎 |
165 | 電子書包引領課堂教學 | 姜順 | 青島金水路小學 | 三等獎 |
166 | “空中課堂”新型教學模式的運用研究 | 姜穎 | 南昌市第三中學 | 三等獎 |
167 | 內蒙古烏海二中經典閱讀課程活動 | 蔣丹丹 | 內蒙古烏海市第二中學 | 三等獎 |
168 |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瑞錦小學運用超星校園閱讀系統進行閱讀活動的案例報告 | 金廣元 |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瑞錦小學 | 三等獎 |
169 | 哈爾濱市花園小學閱讀活動案例 | 李慧 | 哈爾濱市花園小學 | 三等獎 |
170 | 平移和旋轉 | 李慧雯 | 廈門市園南小學 | 三等獎 |
171 | 分子結構模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應用 | 李慧宇 |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學 | 三等獎 |
172 | 《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教育教學案例 | 李姣 | 襄汾縣第一小學校 | 三等獎 |
173 | 如何進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以調查大同市二電廠社區菜市場環境問題為例 | 李利軍 | 大同市第二十一中學校 | 三等獎 |
174 | 比較圖形的面積 | 李亮 |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天府校區) | 三等獎 |
175 | 有趣的七巧板 | 李靈 | 山西省襄汾縣第一小學校 | 三等獎 |
176 | 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助力家校共育 | 李玲、高亞祎 | 成都高新區益州小學 | 三等獎 |
177 | 墨竹圖題詩 | 李小紅 | 棕北中學西區實驗學校 | 三等獎 |
178 |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案例 | 李曉林 |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第一小學校 | 三等獎 |
179 | “三三云學堂”環境下的課堂互動教學實錄 | 李寅童 |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 | 三等獎 |
180 | 小學美術學科教學裝備新技術應用——《刻印的樂趣》教學案例 | 李釗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實驗小學 | 三等獎 |
181 | 地形圖的判讀 | 廖小茜 |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 | 三等獎 |
182 | 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第一課時) | 林生琴 |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學 | 三等獎 |
183 | 運用智慧教育系統,促進教與學改革 | 藺美玲 | 上海市古美高級中學 | 三等獎 |
184 | 一天的時間 | 劉玲 | 碭山縣碭城第一小學 | 三等獎 |
185 | My home | 劉艷君 | 成都市棕北中學西區實驗學校(小學) | 三等獎 |
186 | 實驗室里的小宇宙 | 盧程 | 南京市秦淮第二實驗小學 | 三等獎 |
187 | 動點問題在幾何圖形中的基本應用 | 羅曉峰 | 深圳市龍華區同勝學校 | 三等獎 |
188 | 教育裝備新技術在心理健康活動課中的應用 | 呂沛泓 | 廈門五緣實驗學校 | 三等獎 |
189 | Unit6 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 | 馬京亞 | 東城區革新里小學 | 三等獎 |
190 | 賣報歌 | 馬曉潔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回民小學 | 三等獎 |
191 | 了解你的好朋友 | 馬詠梅 | 南京市龍江小學 | 三等獎 |
192 | 數學課堂信息化的使用——以《填數游戲》一課為例 | 毛育林 | 深圳市龍華區大水坑小學 | 三等獎 |
193 | 成長不煩惱之男孩女孩 | 莫莉娟 | 成都市棕北中學西區實驗學校 | 三等獎 |
194 | 智慧閱讀·數字書香——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 寧波市鄞州區中河街道宋詔橋小學 | 寧波市鄞州區中河街道宋詔橋小學 | 三等獎 |
195 | 國防教育——場館活動案例 | 牛婷 | 深圳市光明新區育新學校 | 三等獎 |
196 | 淺談核心素養下大班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 潘婷婷 | 南京市高淳區漆橋中心小學 | 三等獎 |
197 | 基于理論聯系生活的探究實驗設計——以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改進教學為例 | 彭建云 | 蘇州市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校 | 三等獎 |
198 | 自制教具在教學中的應用 | 彭江平 范景艷 柳思穎 | 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甘李學校 | 三等獎 |
199 | 七臺河市欣源中學暑期教師悅讀活動案例 | 七臺河市欣源中學 | 七臺河市欣源中學 | 三等獎 |
200 | 運用教育裝備《學生情緒調適輔助系統》緩解考試焦慮的案例 | 戚敏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第二中學 | 三等獎 |
201 | 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 | 喬瑞旺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第一中學 | 三等獎 |
202 | 海拉爾西路小學教育裝備與信息化應用案例 | 榮華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海拉爾西路小學 | 三等獎 |
203 | “化整為零,用管結合” | 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東升小學 | 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東升小學 | 三等獎 |
204 | 互聯網為綜合實踐活動插上翅膀 | 申國平 | 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學校 | 三等獎 |
205 | 北翟營小學第一屆“營新杯”朗讀比賽 | 石家莊市長安區北翟營小學 | 石家莊市長安區北翟營小學 | 三等獎 |
206 | 玉龍學校智慧校園-飯堂移動支付解決方案 | 石楠生 | 深圳市龍華區玉龍學校 | 三等獎 |
207 | 大同一中路口某個時段車輛的平均車度 | 孫瑋 | 大同市第一中學 | 三等獎 |
208 | 非限定性定語從句 | 譚泉 | 內蒙古集寧一中 | 三等獎 |
209 | 《一寫就準專利字帖》書法教學顯奇效 | 滕全新 | 深圳市龍崗區平安里學校 | 三等獎 |
210 | 沈陽市凌空街第一小學閱讀活動案例 | 田梅 | 沈陽市凌空街第一小學 | 三等獎 |
211 | 書香校園 閱讀人生——重慶復旦中學閱讀活動情況介紹 | 田小祿 | 重慶復旦中學 | 三等獎 |
212 | 《商是幾位數》練習 | 王愛蓮 | 宿州市碭山縣碭城第一小學 | 三等獎 |
213 | 淺談電子書包如何提高語文課前預習的效率 | 王晨 | 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 | 三等獎 |
214 | 《無敵小螞蚱》閱讀分享課 | 王海英 | 呼和浩特市第十七中學 | 三等獎 |
215 | 音樂創作游戲--來信了(郵遞員叔叔來了) | 王季紅 | 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中心小學 | 三等獎 |
216 | 《數學建模思維》——基于數理探究實驗室的教學案例 | 王樂 | 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 | 三等獎 |
217 | 《描繪林中夜話》教學案例 | 王麗霞 |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新生小學 | 三等獎 |
218 | 智慧課堂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 (七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語法課) | 王妙婷 | 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 | 三等獎 |
219 | 無線微錄儀在學校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研究 | 王雙雙 | 青島濱海學校 | 三等獎 |
220 |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 王曉勇 | 綿陽市萬達學校 | 三等獎 |
221 | 人教版PEP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3 At the zoo B Let's learn | 王雪峰 |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北完小 | 三等獎 |
222 | 教育裝備新技術應用下的《電與磁》案例 | 溫瑞蓮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第二中學 | 三等獎 |
223 | 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文字》 | 翁雅芳 | 廈門市蓮龍幼兒園 | 三等獎 |
224 | 大白板的應用 | 鄔紹楓 | 呼和浩特鐵路局呼和浩特職工子弟第三小學 | 三等獎 |
225 | 《認識厘米》教學案例 | 吳艷芳 | 襄汾縣第一小學校 | 三等獎 |
226 | 有趣的折疊 | 席鳳鴿 | 宿州市碭山縣碭城第一小學 | 三等獎 |
227 | 小學數學《路程、時間與速度》 結合諾寶RC軟件教學案例 | 蕭愛霞 | 科城實驗學校 | 三等獎 |
228 | 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教育技術的融合——以微視頻在跳繩課中的實踐運用為例 | 謝姣 | 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甘李學校 | 三等獎 |
229 | 認識身邊的符號 | 邢俏宇 |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新橋小學 | 三等獎 |
230 | 《I'd like some noodles 》教學案例 | 楊愛虹 | 山西省永和縣第二中學 | 三等獎 |
231 | 初探基于工程為主線的信息與科學融合的教學策略——《制作變色花》教學案例分析 | 楊聰 |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 | 三等獎 |
232 | 高中化學《晶體結構與性質》教學案例——內師大附中楊君 | 楊君 | 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三等獎 |
233 | 數碼鋼琴教學《劃船曲》 | 楊麗麗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宏河鎮小學 | 三等獎 |
234 | 推陳出新,繼往開來——新技術裝備(電子白板)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 楊曉玲 | 山西省臨汾市侯馬市高村鄉中學 | 三等獎 |
235 | 使用燈語交流信息 | 楊洋 | 成都市第十二中學 | 三等獎 |
236 | 《快樂的農夫》課堂創新案例 | 易燕 | 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小學 | 三等獎 |
237 | 數字化摩擦力實驗器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 殷位海 | 南京市秦淮中學 | 三等獎 |
238 | 項目展示——小學信息技術設計制作 | 于笑顏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縣府街小學 | 三等獎 |
239 | 參加星閱讀活動 | 玉玲、殷娜、董葉 | 酒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 三等獎 |
240 | 鴻合白板創新案例unit 2 life in the Arctic part 2 | 贠雅靜 | 晉中市太谷縣胡村鎮小常學校 | 三等獎 |
241 | 月閱書香,共讀好時光 | 袁敏 | 綿陽高新區火炬第三小學 | 三等獎 |
242 | 小學數學智慧課堂——分數的再認識(一) | 曾金榮 | 深圳市坪山區同心外國語學校 | 三等獎 |
243 | 教育裝備新技術下《細菌》教學案例 | 張愛英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第二中學 | 三等獎 |
244 | 《團結的力量》創新教學案例 | 張紅梅 |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陽城鎮正各莊小學 | 三等獎 |
245 | 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 | 張紅云、方亮、 袁素靜 | 宿州市碭山縣碭城第一小學 | 三等獎 |
246 | 智慧廣場——重疊問題 | 張水峰 | 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 | 三等獎 |
247 |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 張亞平 | 集寧區第二中學 | 三等獎 |
248 | 小學圖書閱讀:《彼得潘》指導課 | 張園園 | 臨汾市侯馬市高村中心校 | 三等獎 |
249 | 多線程驅動,多方位在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下3D嘀嘀叭叭交通安全體驗館教學實踐探索 | 章玨 | 南京市龍江小學 | 三等獎 |
250 | 證明地球在自轉 | 趙薈芬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太平街小學 | 三等獎 |
251 | 試種一粒籽 | 趙鑫 |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光明路小學 | 三等獎 |
252 | 浴火成詩——虹吸壺煮咖啡 | 鄭愛如 |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三等獎 |
253 | 閱讀指導課 Unit 8 Brave it out | 鄭煥麗 | 保定市清苑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三等獎 |
254 | 通過電導率傳感技術探究溶劑體積對固體溶解速率的影響 | 鄭麗娟 | 蘇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校 | 三等獎 |
255 | 安全微創客 | 鄭連生 | 唐山市豐南區大齊學校 | 三等獎 |
256 | 走進初中英語互聯e課堂——平板電腦和閱讀教學有機融合 | 鄭夢怡 | 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吉溪初級中學 | 三等獎 |
257 | 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 周元劍 | 蘇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校 | 三等獎 |
258 | 開啟健康物聯校園新時代——杭十五中利用物聯網技術按國標要求升級教室光環境 | 朱升 | 杭州市第十五中學 | 三等獎 |
259 | 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推行智慧課堂實施——特級教師朱曉月推行智慧課堂改革紀實 | 朱曉月 | 寧波市李惠利中學 | 三等獎 |
260 | 認識三角形 | 左良福 | 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永安鎮北岳小學校 | 三等獎 |
附件:2.首屆中小學教育裝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案例優秀組織獎獲獎名單 | ||
序號 | 名單 | 獎項 |
1 | 保定市電化教育館 | 優秀組織獎 |
2 | 北京市東城區教育技術裝備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3 | 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4 | 大同市教育技術裝備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5 | 佛山市教育局電化教育站 | 優秀組織獎 |
6 | 合肥市裝備電教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7 | 呼和浩特市教育裝備技術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8 | 晉城市教育裝備管理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9 | 晉中市教育技術裝備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0 | 臨汾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1 | 柳州市教學設備供應站 | 優秀組織獎 |
12 | 南昌市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3 | 南京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 | 優秀組織獎 |
14 | 寧波市學校裝備管理與電化教育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5 | 青島市教育裝備與信息技術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6 | 廈門市教育事務受理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7 | 上海市普陀區教育資產管理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8 |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術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19 | 蘇州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管理辦公室 | 優秀組織獎 |
20 | 唐山市教育局教學儀器站 | 優秀組織獎 |
21 | 濰坊市創新教育研究院 | 優秀組織獎 |
22 | 溫州市教育裝備和勤工儉學管理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23 | 烏蘭察布市電化教育教學儀器館 | 優秀組織獎 |
24 | 宿州市教育技術裝備中心 | 優秀組織獎 |
25 | 煙臺市教育裝備與技術研究中心 | 優秀組織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