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科技職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學院的實訓室內,安澤婷老師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智能網聯汽車激光雷達標定》實訓課。該課程創新性地融合了混合現實(MR)技術與人工智能(AI)技術,生動展示了學院在智慧化教學手段探索與教師數字素養培養方面的積極成果。
依托學院與企業聯合開發的先進教學平臺,將傳統抽象復雜的標定過程變得直觀可視。學生們通過佩戴MR眼鏡,得以“透視”設備內部結構,在高度逼真的虛擬環境中沉浸式進行激光雷達的安裝、角度調整與參數校準操作。人工智能算法扮演“智能導師”角色,隨時解答學生的專業性問題,顯著提升了實訓效率和精準度。
“戴上MR眼鏡,眼前就有清晰的步驟指引,像玩游戲一樣輕松上手,能在虛擬模型上反復練習。隨時問AI助教,疑難問題秒解決,整個學習過程既高效又沉浸感十足?!眳⑴c實訓的學生對這種互動性強、沉浸感深的學習體驗贊不絕口。多位不同專業的教師走進實訓室觀摩,并探討如何將這一創新模式引入自身課程,提升教學效果。這種創新模式解決了傳統實訓中設備昂貴、損耗大、安全風險高、學生等待時間長、教師無法同時指導多人等痛點,有效培養學生掌握了智能汽車等前沿技術的關鍵實踐能力。
汽車工程學院將持續推進“智能+”教育教學改革,以數字技術深度賦能課堂,不斷鍛造師生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為蓬勃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輸送更多高端技能人才,持續開啟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