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位于古都咸陽文匯東路6號的西藏民族大學枝繁葉茂,綠樹成蔭,校園內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畢業生拍照合影留念。在學校中心花園的“我們在一起”小品雕塑前,信息工程學院畢業生吳文沛和她的摯友布姆正在合影留念。鏡頭前,這對漢藏姐妹相互簇擁,笑靨如花,說起她們的友誼,獲得2025年“十佳優秀畢業生”稱號的吳文沛介紹說,我和布姆,一個來自山東,一個來自西藏,就像石榴籽般緊緊相依;她是高原綻放的格?;?,我是齊魯大地的紅高粱,卻在民大的校園里成為最溫暖的同行者。我如愿被東南大學錄取,布姆也圓夢中央民族大學。感謝我們在一起并肩奮斗的這些年。
“我們在一起”小品雕塑
吳文沛和布姆的故事只是西藏民族大學萬名師生共學共居、共事共樂的一個縮影,也是西藏民族大學“我們在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品牌教育的一粒種子。作為黨中央為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校,民族團結始終是學校的精神底色。進入新時代以來,學校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學校60周年賀信精神,不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高質量躍升,2024年,學校在系統總結建校60多年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經驗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正式提出“我們在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品牌。品牌以“德業相進、身心相養,過失相規、教學相長,禮俗相交、受援相望”為理念,內容涵蓋教育教學全方位,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在有形有感有效的實踐中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在各族師生心中。
“我們在一起”聽書記講鑄牢
有形: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陣地
走進學校社科樓里內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書法實踐基地”,基地負責人扎西曲杰正帶領他的小伙伴書寫漢藏書法作品。指著一幅幅書法作品,扎西曲杰自豪地說,我們基地的各族學生用“寫”在一起的形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助力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我們在一起”把扎西德勒獻給您活動
“‘我們在一起’教育品牌以筑牢思想之基、樹牢“四個與共”、共建美好家園、勇擔時代大任四個維度為路徑,以學研宣、寫樂心、融守鑄、行聚育十二個方面為方法,以三十項具體工作為抓手”學校宣傳部負責人介紹說。
我們‘粽’在一起”端午節主題活動
“我們在一起”教育品牌一經推出,學校各方迅速反應,“我們在一起”專題網站、“我們在一起”專屬標識、“我們在一起”文化小品都成為學校特有文化符號?!包h委書記與青年學生在一起”“我們在一起──周末讀書分享會”“我們在一起──鍋莊舞展演”“我們在一起──三聯三進一交友”“我們在一起──漢藏書法實訓實踐活動”“我們在一起──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祝福簽名”“我們在一起──抗震救災”“我們‘餃”在一起”“我們‘粽’在一起”“我們‘耕’在一起”以及運動會、太極拳、勞動教育等700余項有形活動讓各民族師生在互嵌式學習生活娛樂中,全面交往交流交融,品牌教育效果成效顯著。
有感: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根基
5月27日,學校自編自演的舞臺劇《使命的搖籃》正式上演,這部以學校發展為主線,生動展現學校與西藏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的藝術作品深受師生好評。作為參演人員,文學院學生韓蓓深情地講述了她的參演感受,“通過演出,我深深懂得民族團結是學校的優良傳統,作為民大學子,我們一定要傳承愛國興藏的紅色基因,讓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花朵在新時代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舞臺上的思政課《使命的搖籃》話劇演出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我們在一起”教育品牌為抓手,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
堅守教育主陣地,全面打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全鏈條一體化建設。學校在區內高校中首批開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有組織挖掘專業課“鑄牢”元素,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托校史館、西藏社會發展進步展覽館、博物館、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展廳、鑄牢展館等陣地,組織學生全覆蓋參觀學習。依托陜西、西藏歷史文化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開展“千師萬生邊疆行”“紅色筑夢之旅”等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師生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東山頂上》聯合攝制簽約儀式
豐富校園文化,讓民族團結的主旋律成為最強音。學校以“愛國主義教育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月”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春華秋實”“民族團結教育十大品牌”“鑄牢講壇”“中華經典誦讀”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為抓手,大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學校文體館,小說《東山頂上》作者,醫學院黨委書記周偉團正在準備《東山頂上》電影的開機儀式,他說“電影是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相信隨著電影的播出,學校發展史和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史將被更多人熟知”。
有效:培養民族復興偉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近日,一位畢業生向校長獻上“束脩之禮”的視頻被新華網、央視網、人民網等幾十家中央和地方媒體轉發,這段瀏覽量過千萬,點贊量數百萬的視頻出現在6月15日西藏民族大學畢業典禮的儀式上?!八投Y”畢業生韓盛珠通過努力成功考取研究生,在談到視頻爆火網絡時,她表示,她非常感謝學校培養,大學四年,她與各民族學生德業相進、身心相養,民大教會了她青春只有與祖國共奮進才有意義。
畢業典禮上,學生向校長獻上“束脩之禮”
在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西頭村,西藏民族大學的7名考古專業學生正俯身于西北大學古豳地考古實習基地的探方中。他們將在這里開啟為期兩個月的田野考古實習。學校鼓勵青年學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增強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今年暑期,學?!叭锣l”社會實踐活動中,將有數百名學生組成各類社會實踐團隊,奔赴西藏各地,開展社會實踐。從校園走向祖國邊陲,把理論激活成生動實踐,新時代的民大學子將在祖國大地的懷抱中成長成才,百練成鋼。據統計,近年來,學校已組織各類社會實踐活動4000余場,上萬人次學生深入西藏、陜西、青海、四川等13省區實地調研。
我們在一起“十佳優秀畢業生”評選活動
2025年畢業生中有250余名學生成功考研考博,3000余名學生將走入社會,奉獻青春力量。
如今的民大校園,各民族師生血脈相融、骨肉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體、不可分割的認知深入人心,“我們在一起”成為校園熱頻詞,學校以“有形”之力、“有感”之舉、“有效”之策,著力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未來,西藏民族大學將持續探索“我們在一起”教育品牌最優路徑,譜寫民族團結教育事業新篇章。(編輯:張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