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陳永昌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靈長類胚胎發育與疾病類器官構建及發育編程機制研究”項目啟動會議在昆明理工大學召開。中國科學院孟安明院士、中國科學院季維智院士、同濟大學孫毅教授、廈門大學王海濱教授、東南大學柴人杰教授擔任項目指導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昆明理工大學科學技術院等管理部門負責人、項目相關負責人和各課題骨干參加會議。會議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該項目由昆明理工大學牽頭,聯合云南中科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同濟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山東大學5個單位共同實施,項目總經費3000萬元。項目針對人胚胎體外研究受限及靈長類胚胎培養體系不完善等核心問題,旨在構建高度仿真的類器官模型、優化培養體系,解析發育編程及代謝機制,為藥物篩選、藥效評價和類器官移植提供新的臨床前研究范式,推動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副處長江海燕對項目的實施提出了要求,希望通過項目的實施,力爭在靈長類發育機制研究方面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突破性成果。
會上,項目負責人陳永昌教授及各課題負責人圍繞項目研究背景、研究內容、考核指標、技術路線、進度安排、管理機制、預期成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指導專家對項目的立項表示祝賀,并針對研究內容和項目組織實施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專家組建議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課題間的協作聯動、形成合力,定期進行階段性總結與討論,以確保研究進展的高效推進,力爭在基礎研究和應用轉化上取得原創性突破。
會后,項目組針對專家提出的意見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對項目的實施計劃做了優化,為項目后續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次啟動會的順利召開,標志著項目正式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項目組將秉持高標準、嚴要求的理念,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和成果產出,致力于在靈長類胚胎發育機制、疾病機制解析及類器官技術等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并積極促進科技成果的臨床轉化,助力國家“健康中國2030”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