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來時路,攜手向春山。12月12日,在三明學院紀念辦學121周年校慶日之際,三明學院與永安市簽署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舉辦福建省立師范學校校史館揭牌儀式。三明學院黨委書記賴錦隆、黨委副書記李莉星、副校長吳龍,永安市委書記傅天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范麗琴,市委常委、副市長廖正樓,副市長張瀏佳,出席簽約和揭牌儀式。
賴錦隆在致辭中指出,因“閩師”而結緣的三明學院與永安再次牽手,在曾經的辦學地舉行“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既是歷史親緣基礎上的“親上加親”,更是落實以教育支撐強國強省強市建設的重要行動。三明學院愿與永安一道,以重點項目為牽引,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內涵,攜手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一是聚焦“合作共建”,密切校企、校地互動,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步。二是聚焦“雙向奔赴”,健全推進落實機制,搭建共建共享平臺,真提真做推動“雙向奔赴”更加順暢、更有成效。三是聚焦“相互成就”,主動對接,高點定位,匯聚發揮學校合作高校、伙伴企業、廣大校友力量,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等資源助力永安高質量發展。
傅天寶在致辭中表示,永安市與三明學院一直以來有著深厚的情緣,從1938年福建省立師范學校由福州烏石山內遷至永安,到更名為福建省立永安師范學校、福建省永安師范學校,再到現在建成福建省一流應用型高校,三明學院121周年的辦學歷史,為永安、三明乃至全省、全國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永安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各類人才支撐。他希望雙方以這次簽約為新的起點,在機械裝備、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鄉村振興、文化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聯手策劃一批產業項目、聯合突破一批技術難題、聯動培育一批創新人才,努力把永安打造成為三明學院的重要教育實踐基地、技術研發基地、成果轉化基地。
簽約儀式上,雙方秉持“雙向奔赴、融合發展、相互成就”的合作原則,簽訂校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對口單位圍繞永安市教育教學實踐、自然資源調查、產業鏈轉型賦能、文體和旅游資源開發、福建省立師范學校舊址群保護開發5個專項簽訂合作協議。
簽約儀式后,在全場嘉賓的見證下,傅天寶和賴錦隆共同為“福建省立師范學校校史館”“三明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隨后,在講解員的帶引下,領導、嘉賓參觀了校史館。
作為“省立師范學校舊址群保護”的一期成果,福建省立師范學校校史館的建立,是三明學院校史館的獨立延伸,是對閩師遷址永安辦學精神的集中展現,更是厚植榮校愛校情懷、激勵后輩的重要平臺,為三明學院121周年校慶日送上一份特殊而深情的禮物。
期間,三明學院與中國重汽集團福建海西汽車有限公司、福建省永安軸承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永安市日發紡織有限公司、福建燕吉鴻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永安目夕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大湖初級中學,舉行了“三明學院實踐教育基地”“三明學院教師專業發展學?!笔谂苾x式。
三明學院相關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永安市直部門、大湖鎮相關負責同志和企業代表參加活動。(黨委宣傳部、社會合作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