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舉辦,一系列前沿高科技教育產品的亮相,不僅彰顯了教育科技的最新進展,也揭示了未來教育的雛形。
此次展會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覆蓋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多個層面,涉及教學設備、教育服務及學習用品等多個方面。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展現了科技對教育的影響,更預示著學生學習生活即將迎來全面的智能化升級。
AI技術的深度融入正逐步推動教育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轉型。iEnglish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高級顧問馬鐵鷹指出,依托于大語言模型,AI教育產品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輔導和答疑服務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興趣點,智能推薦相關的學習資源和課程,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從而在學習旅程中扮演更加積極主動的角色。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4)》調查數據顯示,部分未成年人已經開始逐步使用人工智能(AI)設備上網。其中,城市地區未成年人使用各類AI設備的占比達20.5%,鄉村地區未成年人使用AI設備上網的比例為8.1%。這一數據無疑表明,未成年人已經開始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并逐漸成為科技應用的重要群體。以iEnglish智能英語學習方案為例,其官方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已有數十萬用戶通過該方案的個性化學習路徑,有效提升了他們的英語水平。
盡管智能教育和未來學習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但學校依然是學生學習的核心場所。在未來教育場景下,智能交互屏幕和仿真實驗臺等設備將文字課程資源轉化為數字化內容,打造出沉浸式、交互式和體驗式課堂。這種轉變不僅豐富了學習方式,從單純的瀏覽和聽講擴展到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和表達觀點,還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臧磊指出,智慧校園通過在線教學、全息課堂、虛擬仿真實驗實訓等新型教學方式,將優質課程資源和情境化專題資源融入日常教學,為學生提供逼真且生動的學習場景,從而構建了超越實體教室和校園界限的學習模式。
未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具備智慧與多元發展能力的人才,其評價體系聚焦于綜合素養的培育。教育智能化則在此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借助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等技術,能夠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客觀、精確且即時的評估與反饋,進而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指導。馬鐵鷹指出,iEnglish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能夠實時追蹤并記錄學生的使用痕跡,包括有效學習時長、語速等關鍵數據,經過綜合分析后,為學生提供學習建議,并將這些信息反饋給老師或家長,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此外,教育智能化發展還表現在提升教學效率上。通過自動批改作業等智能化功能,智能教育系統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的日常工作負擔,使他們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關注上。以iEnglish為例,它不僅能夠實時追蹤學生的學習進展,還能為教師提供詳盡的數據分析報告,助力教師精準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實現更加精準的教學指導。
iEnglish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技術研發負責人賈先好進一步闡述到:目前,iEnglish等智能產品能夠根據與每名學生的互動,推送精準的個性化內容,同時還能做到數據記錄、學習評價、實時反饋等。而人工智能技術會將以上能力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除了可以豐富學生畫像、識別學習場景、提供更海量的學習資源外,還能覆蓋到全學科、全場景以及自主學習的全過程,極大地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為未來教育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劉三女牙也表示,智能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創新戰略發展方向。在新興技術的推進下,大數據和數據科學逐漸滲透進教育領域,海量且快速增長的數據蘊藏著對教育生態優化與變革的巨大價值。
此次展示會不僅是教育領域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對未來教育趨勢的一次深刻洞察與前瞻。展會所展現的智能教育創新成果,預示著教育正邁向一個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高效化的新時代。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應用的持續深化,未來的教育將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通過智慧教育系統的精準指導與個性化服務,為每一位學習者鋪設一條通往智慧與多元發展的寬廣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