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5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以下簡稱學青會)上,新疆代表團校園組摘取2金1銀以及第四名至第八名62人獲獎的優異成績。在同期舉行的學青會科學論文報告會上,獲一等獎1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10篇,共17篇論文39人獲獎。
此次學青會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分公開組和校園組。
新疆代表團的111名學生運動員參加校園組4個大項82個小項的比賽。
來自烏魯木齊八一中學的李智炘同學,以59.06米的國家健將運動員水平斬獲中學男子鐵餅金牌。
新疆師范大學的沙吾列提·賽里克同學獲得大學男子甲組3000米障礙賽冠軍。
烏魯木齊市第十九中學的劉媛同學獲得中學女子鉛球銀牌。
楊昊嵐、馬超等59人獲得各自參賽項目的第4至第8名。新疆代表團中學組武術套路、中學組健美操(啦啦操)、大學組田徑隊3個項目代表隊獲得集體體育道德風尚獎,唐紅義、古力米拉·賽依提等9名學生運動員獲得個人體育道德風尚獎,新疆代表團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具體見附表)
圖為11月15日晚,教育廳組織人員在烏魯木齊機場迎接返回的新疆代表團校園組部分隊員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堅持“五育”并舉,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全力推進學校體育工作,創新育人模式,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截至目前,創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763所、全國籃球特色學校312所、排球特色學校46所、冰雪特色學校113所,全區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的學校達到1000余所、10萬余人,學校辦學更具特色,取得了明顯成效。2023年以來,自治區成功舉辦了大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校園籃球聯賽、乒乓球校園聯賽等14項學生陽光體育賽事,參與人數達1.1萬余人次。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獲獎人員名單 (校園組中學組) | ||||
序號 | 組別項目 | 姓名 | 單位 | 名次 |
1 | 中學男子鐵餅 | 李智炘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一名 |
2 | 中學女子鉛球 | 劉媛 | 烏魯木齊市第19中學 | 第二名 |
3 | 中學男子110米跨欄 | 楊昊嵐 | 昌吉州呼圖壁縣第一中學 | 第四名 |
4 | 中學女子標槍 | 沈文茹 | 烏魯木齊市第70中學 | 第四名 |
5 | 中學男子五項全能 | 佧米然 | 鄯善縣第一中學 | 第四名 |
6 | 中學組武術套路女子對練 | 張燦燦 | 奎屯市第六中學 | 第四名 |
7 | 中學組武術套路女子對練 | 劉思佳 | 奎屯市第六中學 | 第四名 |
8 | 中學組武術套路女子對練 | 尚舒陽 | 奎屯市第六中學 | 第四名 |
9 | 中學組武術套路男子對練 | 郭森森 | 奎屯市第六中學 | 第五名 |
10 | 中學組武術套路男子對練 | 王旭 | 奎屯市第六中學 | 第五名 |
11 | 中學組武術套路男子對練 | 陳萬安 | 奎屯市第六中學 | 第五名 |
12 | 中學健美操男子單人操 | 謝雨祥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五名 |
13 | 中學女子鉛球 | 杜源源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六名 |
14 | 中學女子標槍 | 周仕伊 | 烏魯木齊市第8中學 | 第六名 |
15 | 中學女子鐵餅 | 張詩語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七名 |
16 | 中學男子標槍 | 蔡耀輝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七名 |
17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馬默涵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18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袁夢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19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馬越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0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宋子珊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1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于安琪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2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董儲齊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3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劉金朋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4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張偉樂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5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張家豪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6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劉子宇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7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張紫慧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8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侯軒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29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尚夢涵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七名 |
30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康馨冉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七名 |
31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趙耘萱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七名 |
32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汪云龍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33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李騏宇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34 | 中學技巧啦啦操 | 王語菲 | 烏魯木齊市第101中學 | 第七名 |
35 | 中學組健美操五人操 | 唐紅義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八名 |
36 | 中學組健美操五人操 | 謝雨祥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八名 |
37 | 中學組健美操五人操 | 孫文佳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八名 |
38 | 中學組健美操五人操 | 王一名 |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 第八名 |
39 | 中學組健美操五人操 | 鄧洪彬 | 烏魯木齊市第23中學 | 第八名 |
40 | 中學健美操 | 唐紅義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41 | 中學啦啦操 | 董儲齊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42 | 田徑(中學組) | 李智炘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43 | 田徑(中學組) | 劉媛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44 | 中學組武術套路 | 武術套路(中學組) | 集體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45 | 中學健美操、啦啦操 | 新疆健美操、啦啦操代表隊 | 集體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獲獎人員名單 (校園組大學組) | ||||
序號 | 組別項目 | 姓名 | 單位 | 名次 |
1 | 大學甲組男子3000米障礙 | 沙吾列提·賽里克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一名 |
2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馬超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3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柴政強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4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沈燕軍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5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滕穎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6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張佳明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7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張小龍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8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姚夢琦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9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李琳澤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0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謝文靜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1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李濤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2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陳欣悅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3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岳原學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4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米爾卡米力·艾合麥提江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5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西爾艾力·依馬木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6 | 大學組集體技巧啦啦操 | 趙琨權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五名 |
17 | 大學甲組女子800米 | 古力米拉·賽依提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六名 |
18 | 大學甲組女子800米 | 美麗日班·吾不力卡斯木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七名 |
19 | 男子大學甲組3000米障礙 | 哈那斯·沙力塔那提 | 新疆師范大學 | 第七名 |
20 | 大學組武術套路女子對練 | 張冰冰 | 昌吉學院 | 第七名 |
21 | 大學組武術套路女子對練 | 秦蓉蓉 | 昌吉學院 | 第七名 |
22 | 大學組武術套路女子對練 | 成云芳 | 昌吉學院 | 第七名 |
23 | 大學組武術套路女子槍術 | 張冰冰 | 昌吉學院 | 第八名 |
24 | 健美操啦啦操(大學組) | 馬超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25 | 健美操啦啦操(大學組) | 馮秋實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26 | 田徑(大學組) | 沙吾列提·賽里克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27 | 田徑(大學組) | 古力米拉·賽依提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28 | 田徑(大學組) | 美麗日班·吾不力卡斯木 | 個人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29 | 田徑(大學組) | 大學組田徑隊 | 集體 | 體育道德風尚獎 |
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 獲獎人員名單 | ||||
序號 | 論文名稱 | 作者姓名 | 單位 | 成績 |
1 | 不同海拔13~18歲學生乳酸閾、通氣閾、心率偏離點的一致性研究 | 孔海軍、翟德強、趙亞莉 | 喀什大學 | 一等獎 |
2 | 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協同發展的探究 | 李亞衛 | 新疆大學 | 二等獎 |
3 | 鄉村學校體育在地化發展的現實困囿與進路探尋 | 趙峰 | 伊犁師范大學 | 二等獎 |
4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 王曉梅、曹慶華、馬云霞、王夢瑤、崔海文 | 伊犁師范大學 | 二等獎 |
5 | 深化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進高考的現實訴求與一體化研究 | 丁廣鵬、呂振巖、邢金明、王力、徐福和 | 伊犁師范大學 | 二等獎 |
6 | 抓實籃球特色學?!八膫€建設”,筑牢校園籃球基礎人才根基—以烏魯木齊市第93小學籃球特色品牌學校創建為例 | 謝興隆、葉廷 | 烏魯木齊市第123小學 | 二等獎 |
7 | 沙依巴克區水平一體育課后作業設計分析 | 佟晶 |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教研室 | 二等獎 |
8 | 基于課程思政視角下的小學武術教學設計研究 | 吳麗麗、田振軍 | 烏魯木齊市第127中學 | 三等獎 |
9 | 初中國防教育與體育跨學科融合教學的實施及探索 | 蘆堯、李萬久、李瑩 | 烏魯木齊市第七十四中學 | 三等獎 |
10 |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學科融合及實施德育滲透的對策研究 | 王麗萍 | 烏魯木齊市第四十四中學 | 三等獎 |
11 | 運動干預的有效性:不同干預方式對青少年網絡成癮影響的Meta分析 | 臧留鴻、周志東 | 新疆師范大學 | 三等獎 |
12 | 教育數字化賦能高校體育智慧化平臺建設研究 | 吉偉、王金峰 |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 三等獎 |
13 | 《體育強國背景下加強小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意義及實現路徑》 | 李繼勝 | 福??h第二小學 | 三等獎 |
14 | 《“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帶動新疆地區開展策略研究 ——以冰上舞蹈項目為例》 | 郭旭龍、閔繁程、彭帥、陳忠旋 | 烏魯木齊市第二十三中學 | 三等獎 |
15 | 12周課余籃球專項訓練對初中男生靈敏性的影響 | 陳智軍、閆二濤 | 喀什大學 | 三等獎 |
16 | “入奧”背景下我國校園街舞項目及競賽體系發展的嬗變 | 李睿 | 新疆大學 | 三等獎 |
17 | 新疆高校體育實施以成果為導向的精準提升學生體質的研究 | 王保宏、解紅兵、常劍巍 | 新疆第二醫學院 | 三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