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交通學院堅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四個突出”,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實現人才數量質量雙提升,不斷開創新時代人才工作新局面,為學校建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突出黨管人才,確保正確政治方向
黨管人才“有高度”。學校黨委全面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落實黨委領導班子聯系專家制度,明確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召開高層次人才座談交流會,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用戰略思維和系統觀念確立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實施舉措,不斷完善黨管人才的工作格局。
壓實責任“有力度”。圍繞學校學科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建立院部領導班子人才工作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體系,將人才工作列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年度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合力推進、學院主體落實的“一心多點”格局,推動人才工作科學決策、改革創新和統籌協調能力持續提升。
突出改革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引育并重“強發展”。著眼學校發展戰略,精準助力學科筑峰體系建設,緊緊圍繞山東省優勢特色學科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以及校級重點學科建設,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堅持引育并重的人才隊伍建設方針,不斷優化人才引育政策,積極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
系列改革“強引擎”。制定《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與管理辦法》,優化人才評價方式,強化人才考核;出臺《學術院長崗位設置與聘用辦法》《學術教授(副教授)聘用辦法》,以制度化拓寬領軍人才引進渠道,暢通校內青年人才晉升渠道;實施“拓疆學者”人才支持計劃,培育一批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方面發揮引領、示范和帶頭作用的優秀人才;出臺《崗位晉升競聘實施細則》《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人才發展渠道,不斷激發人才產出高水平成果。
突出多方合作,廣泛匯聚社會英才
拓寬渠道“聚合力”。堅持開拓市場化引才渠道,通過全球視頻云招聘、獵頭“一對一”推薦、知名網站推介、制作個性化招聘啟事、參加各類招聘活動等方式,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拓寬人才渠道。舉辦青年學者國際論壇、泰山學術專題論壇、學術交流論壇等一系列論壇活動,集聚優秀青年人才;通過師生傳承、合作導師、“朋友圈”推薦等方式實現以才引才。
國際引才“添助力”。搭建國際引才平臺,打造“平臺+人才”引才模式,面向“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重點地區,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建立研究院、產業學院、合作辦學基地等,聯合開展人才引育、項目攻關、科研成果轉化,初步建立國際引才平臺;2022年學校與巴林理工大學、喀什大學共同組建國際科研研究院,簽署共建協議,搭建國內外引才載體,促進海內外引才、引智工作再上新水平。
突出服務需求,激活戰略人才力量
服務留才“蓄勢能”。建立“黨委-職能部門-學院”三級聯動服務體系,落實黨委委員聯系專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制度,各級領導干部當好人才“后勤服務員”和“政治指導員”。建立職能部門人才服務聯動工作機制,為各類人才提供高效優質服務。針對高層次人才,采用“專班+專員”模式,實施“1對1”全程服務,解決好高層次人才所關心的各類項目申報、購房、醫療、社保等關鍵事。深入細致做好政策解釋和宣傳引導工作,確保學校各項人才服務措施更加有針對性、更加細致暖心。
戰略用才“賦動能”。堅持人才強校戰略,賦予人才榮譽、使命和責任,著力為高水平應用型交通大學建設提供堅強人才師資保障。年度選拔資助“拓疆學者”高端人才4人、青年人才6人,開展“培根鑄魂育新人”主題師德教育月活動,評選教書育人楷模3名、模范教育工作者2名、師德標兵10名、優秀教師105名、優秀教育工作者77名。不斷開創人才引育新局面,全職引進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1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6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3人入選泰山人才工程;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4人入選交通運輸部“青年科技英才”;13個團隊獲批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年創新發展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