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堅持把校園足球改革發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育人工程,以搶占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為抓手,以“滿天星”訓練營為引領,構建面向全體學生、普惠共享、成長成材的校園足球人才發展沃土,推動形成校園足球工作新格局。 ???
強化保障措施,構建校園足球體系“城陽樣本”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高位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率先出臺《城陽區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以做實校園足球為重點,制定《學校足球工作三年發展規劃》《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方案》《城陽區幼兒足球工作實施方案》《搶占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作戰方案》等文件,對全區校園足球工作進行全面規劃,建立政府主導,發改、教育、體育、財政共同參與,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的校園足球工作體系,從加強校園足球保障體系建設、擴大校園足球人口、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制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全區校園足球改革和發展。
二是強化場地建設,夯實校園足球發展基礎。城陽區著力建設群眾身邊、特別是學生身邊的足球場地,科學布局、因地制宜建設標準足球場、籠式足球場、體育公園等,形成“15分鐘足球運動圈”。全區擁有標準足球場151片,平均每萬人擁有2.6片,被譽為“中國足球桃花源”。堅持全區足球場地共建共享,社會足球場地全部免費向學生開放,實現了從“四處找場地踢球”到“在家門口踢球”的躍升。
三是強化師資保障,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建立足球教練引進機制,改革足球教練聘用體制,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40名優秀退役運動員作為專業教練,到足球重點學校帶隊訓練,有效提升了訓練水平;與巴西桑托斯、青島、海牛等職業俱樂部合作引進專業教練員和先進青訓體系,全面提高精英隊訓練水平和競技水平;建立激勵機制,將學校向區級以上訓練部門輸送足球運動員納入績效考核、中小學生運動會綜合加分項;對輸送運動員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足球教師,給予政府層面的表彰和物質獎勵;完善足球教師崗位評價,將課余指導學生訓練和備賽,以及課后訓練、課外活動、指導參賽等計入工作量,確保足球教師在職務職稱晉升、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調動了全區中小學和足球教師參與足球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實施擴面提質工程,打造全域共建“城陽模式”
一是提高校園足球普及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足球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整體規劃,作為學校課堂教學有機部分,在學校新課程改革中,編寫校園足球校本教材,頒布校園足球教學指南、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等級標準,把足球教學列入中小學校教育的必學內容,全區中小學校足球參與率達到100%,形成了“人人會踢球、班班有特色、校校有賽事”的校園足球良好發展態勢。全區公辦幼兒園足球普及率達到100%,參與足球運動的幼兒近2萬名。全區范圍內從一年級開始開設足球課,保證每天至少1個小時的足球活動時間,讓每個孩子都學習足球知識、培養足球興趣、了解足球文化、掌握足球技能。截至目前,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45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28所,位居全國前列。
二是健全競賽聯賽體系,提高校園足球人才培養質量。聚焦校園足球“教會、勤練、常賽”,強化競賽激勵作用,堅持以賽代訓,建立“校長杯”比賽—街道校際聯賽—“區長杯”比賽三級校園足球競賽聯動機制,構建完善的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形成“班班比賽、校校參與、全區聯賽”的足球競賽格局。目前,足球特色學校都分梯隊組建了不同年級的校隊,分級開展校園足球甲級、乙級聯賽,并實行升降級制度,達到“班班有球隊、周周有比賽”的普及程度,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職業聯賽般的競賽氛圍。 ???
三是實施“足球人才成長”計劃,提升校園足球特色水平。實施“足球立德樹人”“競技體育支撐”計劃,完善優秀足球苗子的培養渠道,改革初中、高中足球升學體制,建立校園足球小精英培養—職業俱樂部梯隊人才培養—高校高水平運動員有機銜接的培養方式,拓寬具有足球天賦的好苗子進入國家足球后備人才梯隊、有關足球職業俱樂部或選派到國外著名足球職業俱樂部的通道。通過開展校園足球,一方面提高學生體質健康、運動技能,另一方面,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球品、人品,讓學生學會用腦子踢球、踢高水平的球,讓學生在足球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完善以體校為龍頭、以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市級訓練點為依托、以體育俱樂部為輔助的業余訓練網絡,抓好人才輸送和項目布局,目前入選各級國家隊總人數達40人。
四是發揮帶動作用,助推校園足球發展。在抓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的同時,積極參與到支援西藏戰略部署中,利用城陽區優質足球訓練資源,為西藏日喀則地區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培訓足球師資。2021年起,與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合作設立“陽光助夢—足球少年教育專項基金”1000萬元,每年開展足球夏令營活動。下一步,城陽區還將選派專業足球教練赴西藏對口學校開展帶隊指導、專題培訓等活動,進一步加強相關學校的足球梯隊建設,提高訓練比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