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北工業大學“精確制導與控制教師團隊”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該團隊為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精心創建一流實驗環境 創新特色學科專業平臺
創建一流的學科實驗條件,構建航天特色教學。團隊負責人周軍教授作為陜西省教學名師,長期堅持一線教學,注重教書育人,辛勤耕耘,獻身航天事業。他先后創建了微小衛星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實驗室2個,省部級實驗室和創新中心3個。不斷改善實驗條件,已經建成了較完善的微小衛星“總體設計-總裝集成-綜合測試-環境試驗-測控數傳-數據處理”實驗條件,能夠為衛星研制和數據接收提供保障?;谒鶆摻ǖ?span class="highlight">一流的學科實驗條件,配合課程教學和實驗教學,全方位構建創新性實踐性航天特色教學。將高水平學科實驗室應用于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所在專業學科已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團隊也先后入選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團隊和陜西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其中1名教師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1名青年教師入選國家級人才稱號,團隊還獲得陜西省勞模示范崗、陜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以平臺建設為基礎,努力拓展西工大航天建設“朋友圈”。團隊積極打造高水平國際合作平臺,建有“移動平臺環境感知與空天應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并獲批“無人航行實時智能感知與計算技術111創新引智基地”。在該校發起的“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中發揮積極作用,與德國、俄羅斯、烏克蘭、荷蘭、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的著名大學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聯合開展微小衛星系統研制、全球測控和數據共享。積極參加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聯合國外太空署的科學研究和航天科普活動,大大拓展了該校航天國際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創建大學生創新實踐模式 培養航天創新人才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航天創新人才。該團隊長期以來堅持以服務航天強國建設為己任,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航天創新人才。將國家級“微小衛星技術及應用國地聯合實驗室”向學生開放,同時創建了學科實驗室向教學資源轉化的機制,成立專門大學生創新基地作為實驗室與學生間的紐帶,建立學生使用管理制度、高性能設備使用保護接口、操作規范流程等,并配專門實驗員指導。共享學科實驗平臺開展課程教學和創新實踐,讓學生使用先進實驗設備,提升創新能力。近年來建設了4門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獲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8項。以立方星和微小型飛行器為創新載體,由研究生和教師組成聯合研究團隊,學生全流程參加設計、研制、試驗與應用的實踐過程,將先進理論和工程創新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學以致用。同時融入實戰化科研氛圍,直面航天工程困難與挑戰,培養學生協作嚴謹作風、創新實踐能力和航天奉獻精神,連續6年獲校優秀研究生導學團隊。
團隊學生通過開展飛行器創新設計、創新創業實踐和工程創新實踐,大幅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團隊指導的研究生團隊多次獲國際級、國家級和省部級創新創業獎項,獲得第二屆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冠軍,獲“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全國每年評選50支)、全國高?!鞍賯€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和全國高?!盎盍F支部”等稱號,其中楊中光博士獲2019年度教育部首屆創新創業英才獎(全國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