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見,看見的不僅僅是眼下最新的技術,更是對于現在和未來有更充分地感知。周三見,讓我把技術世界的變化告訴你,期待我們發自內在的變化!改變是一種群體的精神!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簡稱AI。而Intelligence Amplification縮寫為IA,剛好是AI的反過來。Intelligence Amplification直譯過來就是智能放大。
這兩個詞是在玩文字游戲嗎?倒也不是。一個新的詞匯被提出來,并被廣泛認識再詮釋,意味著人們對此進一步的思考、思辨與實踐。
如果是人工智能(AI),一種機器的智能,并可以不斷取代人類各種各樣工作的智能。那么,智能放大(IA),恰恰是指某些人類運用了人工智能等類似的智能實現了整體上的智能擴展。
舉個例子,未來用人工智能開車,完全交給汽車自動駕駛,這叫做把事情給AI完成。而,科幻影片中的鋼鐵俠,就是一個真人穿戴上AI的裝備,變成了新的超級英雄。鋼鐵俠的能力是被放大了,當然,他也要思考和承擔很多更多的責任,實現新的意義。
其實,也無需如此科幻,大量科學與人文的研究,各領域的事物正在面臨著新一輪智能放大(IA)帶來的新突破的可能性。人類自身的智能對于在龐大信息量中找到準確規律并不擅長,雖然我們已經做出來很多不可思議的突破。但是,那些大量隱藏的規律或許真的需要與人工智能新的合作才能夠更進一步發現。
人工智能(AI)或多或少給我們這樣一種暗示,我們會把更多成熟領域的流程性工作交給AI,會把部分腦力勞動交給AI,甚至會把自動化的流水線交給AI,大量失業不可避免,AI正在與我們形成新的分工。
而智能放大(IA)給予我們更多的是另一種暗示,我們人類的智能,每一個人的智能將會被放大,會去挑戰過去沒有挑戰的事情,發現我們還沒有發現的未知,會創造出新的工作,新的天地,我們考慮的不僅僅是如何分工,更是如何深度融合。
有人預測,機器智能會在2045年左右超越人類整體智能,又或許這個超越,不是簡單的AI超越人類,而更可能是,全人類迎來了新一輪智能放大(IA)。
期待這種提法和新詞,帶給你新的視角。
讓我們一起向前看,擁抱未來,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