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叫做“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
此言極是。比如,學校實驗室的有些器材買來不久,教材就變了,不少實驗儀器立刻成為“孤兒”;教學技術裝備從閉路電視、背投、液晶,到投影儀、電子白板,再到如今的觸摸屏一體機,變來變去,速度太快,教師跟不上節奏。
這種變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學??梢該碛懈冗M更便捷的教學裝備,能夠方便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淘汰的速度之快,導致教學資源嚴重浪費,給經費有限的教育造成一定的損失。
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點,讓更先進的教學裝備既服務于教學工作,又不出現浪費的現象?這是教育主管部門特別是學校需要思考并切實解決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有些學校過度推崇教學裝備的作用,把擁有裝備的數量及先進程度作為衡量一所學?,F代化的重要標志,甚至把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裝備作為一所學校的標配。在如此錯位的觀念的指導下,有的學校被商家牽著鼻子走,只要有新的技術裝備問世,就及時購買,甚至將原有的全部更新換代,如此必然導致浪費。
在此需要澄清一個認識:教學裝備的現代化不等于教育的現代化。對于學校和教學而言,教學裝備是必備品,而不是必需品。用流行的說法是,教學裝備不是萬能的,沒有它是萬萬不能的。對此,學校務必保持清醒而客觀的認識。
杜絕教學裝備的浪費,除了樹立正確的裝備觀外,還要有前瞻性思維。教學裝備更新換代快,一種裝備投入市場后,不久便會又有更先進的同類產品問世,成為替代品,這是社會進步和技術革新的結果。對學校進行配備時,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管理者要科學預測,量力而行,按需配置,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分期分批更換教學裝備,是各學校的必然選擇。這種選擇最大的好處是,既能充分利用和發揮原裝備的作用,又能夠適時地添置新的教學裝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學裝備使用率低,其使用價值沒有被充分利用,在教學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是資源的浪費。避免和杜絕這種浪費,就要提高使用率。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具有前瞻性思維,經常性地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讓廣大教師了解最新的信息技術,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和節奏,提高廣大教師對現代化裝備的使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