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小學室外體育場所對附近社區居民開放已經好幾年了,居民實行憑證鍛煉?!闭勂鹬行W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時,南京市新城小學王凌校長告訴記者,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不僅是學校開門就可以了,也需要多方面配合,包括居民自身的配合?!氨热缬行┚用褚M校園遛狗,有居民來鍛煉不顧規定非要自行車進小門,還有的居民,會一下子帶七八個朋友來。目前學校提供了操場和免費管理,還要承擔安全風險,希望居民按照有關規定,文明鍛煉?!?10月9日揚子晚報)
讓中小學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近幾年在各地都相繼出臺措施進行安排,如今年3月份《蘇州市中小學校體育設施對社會開放方案》出臺,4月底,南京市政府公布《南京市中小學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試點工作指導意見》,另外聊城、無錫等地也先后出臺相關規定,河南省甚至在全民健身計劃中專門作出安排。實事求是地看,學校開放體育設施不僅能推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升全面健身水平,同時也能充分發揮體育基礎設施的作用和功能,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和初衷。
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了,全面健身推進深入廣泛了,民眾得實惠了,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了。就像南京市新城小學校長所言的那樣,居民進來健身,但遛狗的、騎車的都想進來,連街舞大媽也有了凱覦之心,如果不加阻攔,恐怕學校操場成為街頭游園、學校成為大雜院的后果也絕非危言聳聽,這顯然對于學校這個特殊場所而言,對于其承載的提供教書育人環境的使命和責任而言,是不適宜的。同時,學校體育設施開放了,各類安全隱患、器材維護、環境治理、衛生保障等等問題一下子就冒了出來,與以往由學校統一管理學生為主活動截然不同,安全壓力和管理壓力、文明氛圍營造壓力、育人環境保證壓力等等,讓學校不堪重負。
但問題歸問題,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確實是一件多方利好的好事,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讓學校不堪其煩的壓力和問題,其根本就在于開放學校體育設施制度設計時,忽略了后續管理的跟進,導致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成了“一放了之”的“大撒手”,結果造成了種種與校園環境格格不入、與文明氛圍不相稱、與學校管理和安全管理相違背的畸形。因而,對于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而言,目前最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讓學校開放,而是開放后怎么辦?這里面不僅包括學校怎么辦?更包括開放后的管理怎么做?
事實上,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這只是其職能作用發揮的一個延伸和社會公共責任的一個放大。這一切都不能改變其承擔學校教育功能這個本質和原則。因而,目前最需要做的,乃是在設計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制度時,充分考慮開放后的后續管理完善問題,這樣才不至于出現學校體育設施開放了,但面臨的問題壓力增加了,學校不堪其煩了,結果導致開放成了“燙手山芋”。
首先,學校體育設施的開放必須設置科學的前提,那就是不得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梢酝菩屑倨谌旌蜷_放平時早晚固定時限開放、其余時間封閉管理的方式,既滿足公眾健身需求,又能保證教育教學環境和教育教學行為需求。
其次,“開放”是科學的開放,而不是撒手的放開。也就是說,在開放學校體育設施時,必須輔之以科學完備的監管跟進。這里不僅需要明確開放時間段里公民的健身休閑權益,更要規約其保證休閑健身安全合法以及維護體育設施的責任和義務。這里可以采取財政購買服務支付學校監管成本、學校和公安部門等設立必要的宣傳警示教育以及監督舉報設施、學校和公安部門建立安全巡查和巡邏制度等方式,讓開放的學校體育設施置身于科學的安全監管之下,不僅保護秩序和諧文明,更保護設施安全、保證健身休閑行為的健康安全以及學校環境的安全穩定。
其三,應設計科學的責任追究機制。在制定科學完善的學校體育設施開放時間監督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應依據監督治理要義,設計違反監督管理問責機制,對那些不遵守開放時間段的開放管理要求、出現嚴重違反社會文明公德和學校管理秩序的行為以及破壞學校體育設施、對公共權益造成傷害的行為,由公安、消防等職能部門依法進行問責,并從嚴從重處理,這樣才能保證進入學校享用體育設施健身對象的行為有序,舉止有度,不至于給學校管理和學校體育設施維護等造成額外的負擔和不堪的壓力,這樣才能獲取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的最佳效應,學校體育設施開放也不至于在成為學校管理頭疼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