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羽毛蓬松度測試:細節最重要
各國羽絨羽毛蓬松度的測試操作過程有差異。國際羽絨羽毛局認可實驗室,在多年實踐中發現,操作過程中的細節非常重要,它將嚴重影響結果的準確性與可比性。
GB/T10288-2003《羽絨羽毛檢驗方法》規定,將經蓬松處理后的樣品稱取28.4g,抖入蓬松儀內,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并鋪平后,蓋上金屬壓板,讓壓板輕輕壓于樣品上自然下落,下降停止后靜止1min,記錄筒壁兩側刻度。同一試樣重復測試三次,以三次結果的六個平均值為最終結果,保留兩位小數。標準還規定了蓬松度的單位(cm),它與立方英寸的換算常數為28.77。如,蓬松度儀上的顯示為450in3,相當于高度為15.64cm。
IDFB:2006《國際羽絨羽毛局官方分析方法》中體積測定-滾動烘干還原方法和蒸汽還原方法中規定,滾動烘干還原方法和蒸汽還原方法雖然在前處理上不同,但前處理以后的測試操作過程是一樣的,即將30g試樣放入測量桶內,用鼓風設備吹松5s。第一次測定前需要連續吹2次,以后的四次測定前,分別需要吹1次。當按下開始按鈕后,重量盤會以預定的速度(0.54m/min)向下移動。當壓盤接觸到測量圓筒中的試樣時,由于試樣的反作用力,其下降速度減為小于0.3 m/min。與此同時,加負荷時間(1min)開始,測試值將連續不斷顯示。加負荷時間1min后所測試的數值被打印出來。樣品檢測5次。計算結果可用l/kg、cm3/g或cu.in/oz表示。
日本羽毛寢具制造業協同組合(B法)/JIS L 1903-1998《羽毛絨試驗方法》中要求,在標準實驗室中放置5小時后,取出部分試料放入試料稱量箱中,用電子天平秤30±0.1g試料。在蓬松度測定器的圓筒上裝上配套的底卸式儲料器,把稱好的試料倒入其中。把儲料器下的蓋子移開,一點一點用棒子把試料撥進圓筒內,以防止試料粘在一起。全部撥進去后,拿掉儲料器,并把羽絨表面攤平。(一定要慢慢撥進試料,以防試料粘在一起)裝上載重盤,用手輕搖線軸把手,輕輕放下載重盤。載重盤下降停止后,把繩子放松到事前調整好的松弛狀態,并開始計時。2分鐘后,根據載重盤上的3處紅色指示標的高度來讀取圓筒上的刻度,精確到1mm,并求出3處刻度的平均值。把測試后的試料再次倒入儲料器內,按以上步驟再重復測試兩次。試驗結果用mm表示。
BS EN12130:1998《羽毛絨毛—試驗方法—蓬松度的測定》中要求,通過調整腳部使圓柱體容器保持垂直,確保塞柱在底部的時候測量棒的讀數為零。從已調濕的樣品中稱取試樣(20.0±0.1)g兩份,將第一份試樣放入圓柱體并蓋上蓋。將試樣吹蓬松(60±5)s,并立即停止。從圓柱體容器的頂部放入塞柱和測量棒,用機械或手動以(520±20)mm/min速度下降蓋板,直到塞柱在試樣上面穩定或自然水平。如果沒有,重新吹動試樣一次。從測量棒上讀?。?0±2)s后的高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盡量將塞柱保持在圓柱體容器的中間。同一個試樣在經過(7±2)s后重復上述步驟,共測試兩個樣品,計算結果以單位cm/g或mm表示。
總之,正確了解各國蓬松度測試方法標準以及產品標準的合格判定要求,將會大大提高各貿易公司及企業應對國外貿易技術壁壘的能力,更好地指導企業按出口國的標準組織生產加工,以避免國際貿易中的索賠和退貨等問題。通過正確理解標準條款,規范檢測方法,將進一步解決好羽絨行業的質量控制難題,更快提高檢測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