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是深圳市人民政府開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現有東、西、北、華僑城四大校區,普通全日制在校生有23000余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 7000余人,其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外地生源占15%。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基礎設施完善。校舍建筑面積 57萬平方米,其中教室 10.5萬平方米,圖書館4.2萬平方米,體育館1.3萬平方米,實訓實習場所13.3萬平方米,多媒體教室 269間。2008年學校教學儀器設備39719 臺(套),總值4.098億元。
學校設有12個二級學院和公共課教學部、體育部、華僑城校區等教學單位,共96個專業。擁有國家教學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精品專業1個,省級示范專業14個;國家精品課程 41門,省級精品課程51門;科研項目到賬經費8583.91萬元,2002年以來連續 6 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7年、2008年連續2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學校建立了一支素質高、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學團隊。在編在崗教職員工1270人,正高職稱90人,副高職稱433人;博士120人,碩士760余人;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個,國家教學名師1人。教職工中現有專任教師884人,另在校外聘請兼職教師1477人。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注重與企業的合作辦學。與國外及港臺地區60所高校簽訂了校際合作協議,與中西部10個省、自治區的25所高職院校、168所中職學校結成了對口支援關系,與1750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年均接待來??疾斓膰鴥韧鈦碣e4500余人次。
學校近年來辦學取得顯著成績。2001年、2005年連續兩屆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首家通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基地優秀評估,2003年首批通過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優秀評估,2006年成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首批立項建設院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學校在廣東省的綜合排名為15名左右,綜合實力以本科院校水平衡量,在廣東省屬于中上水平。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位列廣東省前10名以內。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成立于1994年,現有建筑面積40317平方米(包括東校區圖書館、西校區圖書館、華僑城校區圖書館),154萬冊紙質圖書、90余萬種電子文獻、2100余種期刊、各類中外文數據庫有19個;360臺多媒體電腦、40臺檢索電腦、近4000個閱覽座位,向讀者提供全面服務,是為本校教學和科研服務的文獻信息中心與學術活動中心,也是廣大學生讀者的第二課堂。
圖書館有員工93人,其中在編人員為33人;另有雇員27人(深圳仿照香港,雇員聘用是介于臨時人員和聘用制人員之間的用人模式)。在機構編制上有6個部門(技術部、信息開發部、多媒體制作部、東西校區的流通部、采編部和一個辦公室),其中信息部擁有11個圖書情報專業工作人員;媒體制作部主要負責網上建設和多媒體資料的編目,以及相關資源庫的建設等工作,是最突顯學院圖書館特色的兩個部門。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郭向勇館長是高職院校圖書館領域的權威人士,他不僅能夠從統觀全局的高度,清晰地發現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從中找到快速成長的出路;還能夠以自身拓展性的實踐經驗為大家提供最為實際的參照樣標。特別需要提到的是,郭館長帶領全館工作者以頑強的毅力、大膽的運作,完成了全院所有資源統一整合的創舉,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成為該領域中,全國所有院校的第一館。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郭向勇館長
為了能夠詳盡地了解這夢想般奇跡的創造情況,教育裝備采購網、《中國現代教育裝備》雜志特別通過電話對郭館長本人進行了采訪。
館藏資源豐富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以學校規劃為導向推進各項工作改革,以電子資源為重點抓信息資源建設,突出館藏特色,促進圖書館的轉型發展;以讀者為本,開發網絡,創新服務,形成了具有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特色的數字資源和信息服務,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上走出了探索性的道路。
1.紙質資源:館藏紙質資源建設是圖書館基礎建設工作,現有紙質圖書154萬冊(1998年后圖書年均增長量在10萬冊以上,生均年購新書量10 冊以上),報刊2000多種。
2.電子資源:豐富的電子資源是學院圖書館的一大特色,擁有4萬多件多媒體音像資料、17萬種“書生之家”電子圖書、77萬冊“超星”電子圖書、中國期刊網(CNKI)1994—2008年的全部數據、維普科技期刊1989—2008年的全部數據、美國EBSCO外文數據庫、德國Springer集團出版公司的期刊全文數據庫等。
3.自建數據庫資源:圖書館已建圖書書目數據庫、館藏期刊目次數據庫、多媒體資源數據庫等,其中圖書書目數據庫現有數據32萬多條,并保持著非常迅速的增長態勢。
4.圖書館主頁資源:除了上述電子資源及自建數據庫資源外,圖書館主頁上還有許多其他資源可供讀者利用,如館藏檢索、借書查詢、網上續借、《信息薈萃》電子版、專題信息、參考咨詢、專業館員服務網等。
資源建設的終極目的是提供信息服務,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緊緊圍繞著學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開展多層次、多樣化、主題鮮明、有特色的信息服務,并成立了信息開發部。信息開發部除進行特色數字資源開發外,還建立了專業服務館員制度,主動為各專業讀者提供高水平、深層次的服務,其中包括以下內容:
1.深入了解對口院系的教學科研情況和發展動態,熟悉該學科的文獻資源分布。
2.參與對口學科的資源建設,提供參考意見;推動對口院系與圖書館合作訂購資源。
3.開辦相關圖書館講座,解答深度課題咨詢,逐步提高對口院系師生的信息素養。
4.深入院系,征求讀者意見及信息需求。
5.編寫、更新相關學科的讀者參考資料,包括學科服務網頁、資源使用指南等。
6.通過多種渠道宣傳推廣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以提高文獻資源利用效率,使讀者更加關心圖書館建設。
8.為對口院系的重大課題提供文獻層面的特別幫助;與對口院系學術帶頭人建立聯系。
在三年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啟動了本科院校的學科館員制度——專業服務館員制,這是針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性特色、主要是圍繞參考咨詢等方面工作而設立的主動式的推動性服務內容。通過三年的實際運行,該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圖書館信息開發部的11個專業服務館員,分別面對11個學院的重點專業建立了專業服務結構網,其中包括了一些文獻信息的推動服務,使其專業特色更為顯著,這些都可以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的網站上直接看到。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還與湖南大學科技查詢站共同建立了一個校外的查詢機構,利用這個平臺,圖書館專業服務館員則可以對學校的教學、科研的項目立項等工作提供課題查詢服務,這也是學校圖書館剛剛推動起來的一項服務內容,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
應該說,對于專業館員服務工作的推動,三年來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但郭館長并沒有覺得滿足,他認為其中的主觀因素還是比較多的,在進行績效評估的同時,他們也在研究如何進行深層次的推動,對于為教學第一線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并建立一個相應的保障體系這方面工作的拓展,郭館長認為空間還是比較寬闊的。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流通部是對外服務的窗口,并在此基礎上對該部門人員結構進行了一些業務轉型,例如讓他們承擔一些與讀者互動的工作、能夠更多地貼近讀者,流通部還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活動沙龍,促使學生能夠更多地走進圖書館。流通部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則是要求加強知識宣傳、推動一些展覽工作的開展,積極協助、承辦一些展覽活動。像2009年該部門已經組織舉辦了6個展覽,而且在展覽中還將圖書館的一些新書以配套地形式展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郭館長他們也非常注重條件的創造,使這些資源能夠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的借閱。
另一方面,圖書館也大力地挖掘采編部的工作優勢,針對采編部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到新書,所以圖書館利用良好的網絡環境為其開辟了兩個窗口,一個是“新書掠影”欄目;另一個是“好書點評”欄目。
通過流通部與采編部在物理環境與網絡環境中齊頭并進的推介新書的工作,使讀者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特別是新書資源。因此,圖書館的建設還同時會注重兩個方面,一個是圖書館的閱讀環境在建設中更加具有人性化特色;另一個是利用網絡創立更方便的虛擬服務環境,這兩方面閱讀環境的完善,使讀者能夠更全面地享受到圖書館的優質服務。而郭館長也同樣認為在這些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很大的服務質量提升空間,他提出,應該把每事情做得徹底、到位,要把這些工作不斷地推進,使資源建設和優秀服務這兩大方面能夠得到確保。
對于技術部的工作平臺,圖書館曾下過很大的功夫,該部門建立的多載體資源中心,通過典型的一站式服務把全校所有的資源,包括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都整合到了一個平臺上。圖書館利用三套國際先進的軟件技術系統形成了一個完善的資源整體平臺,把全部數據庫都集中在一個平臺上,這在全國高校系統都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成功地完成了多載體資源中心的系統層、數據庫層、應用數據層整合,應用數據層的建設是將歷史上所有建立的多媒體信息資源全部進行“清洗”,用統一的標準重新整合全校多媒體資源。真正實現了讀者在多載體資源中心最便捷地檢索到所有各類資源的目標。
郭館長介紹,多載體資源中心是基于MetaLib系統建立的跨庫檢索系統。該檢索系統整合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讀者可利用的所有電子資源(包括:購買的資源、自建的資源、網上免費資源等);實現針對分布異構電子資源的整合檢索和獲取目標信息的無縫鏈接;并能夠為注冊用戶提供多種個性化服務,向讀者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個性化界面。
該系統能夠跨庫檢索各種來自于數據庫信息資源(如目錄、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圖片、視頻、音頻、參考數據庫、數字化知識庫等)中的信息。當用戶檢索到結果時,Metalib系統可提供以下服務:在電子書架或磁盤中保存檢索結果、將檢索結果發送到Email,或者使用SFX服務(SFX是鏈接服務器,它提供擴展連接服務,能夠鏈接到全文及相關服務)。
利用多載體資源中心提供的檢索界面,用戶既可以選擇多個數據庫進行跨庫檢索,也可以使用查找數據庫在單個數據庫中進行檢索。當使用查找數據庫功能時,用戶可以查找指定的數據庫,然后創建所有指定數據庫的數據庫列表。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對于多載體資源中心的建設,可以說是走到了包括本科院校在內的全國高校的前面,是一項成功的、超前的嘗試。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郭館長認為是基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本身現狀而實現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資源建設工作發展得比較早,有電教中心的先期資源作為基礎,單僅從視頻資源來看,電教中心先期就已經擁有20000部視頻資源,加上圖書館本身擁有的10000部視頻資源和新近購買的資源,合計共有40000部視頻資源,這樣總量的視頻資源,在全國高校來講,也是獨一無二的。早期由于圖書館和電教中心兩家單位各自為營、分別進行資源的建設,因此一直不能實現有效的資源共享。
除視頻資源外,圖片資源同樣也遇到了這種情況:電教中心下載和自己拍攝了十一萬張圖片,而與此同時,圖書館又購買了二十萬張圖片,如此龐大的圖片資源如果不能及時整合到一個平臺上,這兩個圖片庫的存在就會對使用者造成相當的困擾。郭館長說,不同單位僅從各自的需要出發,來建設各自的資源,就會形成學校資源多而分散的尷尬局面,如果讀者想實現跨數據庫的檢索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也是許多高校在資源建設整合工作中共同遇到的現實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領導決定由當時任電教/信息中心主任的郭向勇老師同時擔任學校圖書館館長一職,郭館長則利用過去的四年時間把學院所有軟件、硬件資源全部整合到了一個平臺上,目前則正在開展所有數據的“清洗”工作。學院的這一舉措有效地為郭館長創造了全院資源平臺大整合的條件,他認為,自己如果不能同時兼任這幾個部門的負責人,要想完成如此大規模的資源整合工作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多載體資源中心的另一特點則是多語種編目。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級示范性高職院校,教育部有相應的明確指標,希望學院能夠走國際化合作道路,學院也因此設有許多其他院校所沒有的小語種專業。郭館長他們針對在資源建設方面同樣應該包括對小語種專業服務的需求,決定選用以色列的一套軟件系統,但這需要領導有足夠強的信心和足夠高的視角,因為這套軟件系統的成本相對較高,僅每年運行維護費用就高達20萬元,這也是令許多使用單位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但明確宏大的目標、堅定的信心使郭館長他們毅然選擇了這套系統,成功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正確與明智的抉擇,這套系統不僅實現了全院信息資源統一整合的技術支持,還完成了能夠滿足對各小語種的編目工作。
郭館長說,估計還有一年時間就可以把全院所有資源數據都整合一遍,這樣多載體資源中心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訪問全院文件信息資源,而且可以同時包括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等全部種類的信息資源。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在信息資源整合方面已經走到了全國高校的最前列。而當數據“清洗”工作進行到位的時候,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就可以將新的信息資源按照新標準不斷補充進資源平臺之中,可以說,到時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又將會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中。
高職圖書館區別于本科院校
郭館長是第三屆教育部圖書與情報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高校圖工委的常務委員、廣東省高校圖工委高職高專分委會主任,在不久之前,郭館長剛剛走訪過廣東省75所高職院校中的30余所院校,對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情況是非常清楚的。郭館長提出,廣東省可以說是全國高職院校的一個縮影,并不代表高職院校發展中以省為單位的整體水平,像江蘇省和浙江省的實力就強于廣東省,而廣東省只是中上水準。從這方面來看,廣東省高職院校的發展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由于高職院校資金來源多為地、市等地方財政,還有一些是私人投資的民辦高職院校,這些院校參雜在一起,起步又比較晚,因此,在圖書館建設方面僅只能著眼于基本需求的實現;在信息資源方面,特別是電子類期刊、資源也僅停留在能滿足使用的階段。
郭館長評價說,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在全省或者全國來講,應該達到的是中上的水平。但在資金投入方面,學院并沒有對外文數據庫進行大量投入,這是因為郭館長他們發現: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在圖書館結構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個區別就在于讀者本身。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讀者來講,更多的任務是教學,并不是科研;而高職院校的學生目前仍是以大專層次為主,沒有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因此,高職院校對于外文資源的需求量非常低,郭館長上任之初就發現圖書館訂購的兩個外文庫的訪問量僅僅只有十幾次,針對這種情況,圖書館不得不去掉了外文庫,以避免無謂的投資消耗。
對于現在大多處于起步期、初創期的高職院校,只是解決了基本需求和基本滿足,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發展的整體情況與教育部的重視程度上有著很大的落差。郭館長認為,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圖書館建設就要走區域聯盟的道路、走共享文獻資源聯盟的道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共知、共建,可以以一個省的若干個地區或以省為單位實現聯盟共建。郭館長透露說,他正在負責這項工作,剛剛在廣東省建立了一個珠三角地區的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的區域聯盟,組建了在文件保障、信息文獻共享方面的聯盟網,該聯盟要用一年的時間,利用超星的平臺進行網上運行實驗研究。郭館長認為,通過這項工作可以看到:需求院校有什么樣的需求、有多少訪問量的需求;作無私奉獻的學校在信息提供服務時的容忍度又能達到多少等等數據情況。
因此,郭館長總結說,實現聯盟共享,首先要強調各院校的自愿加盟,不可以勉強。因為加入聯盟需要院校有一定資金的投入,像運行平臺的使用與維護費用、提供資源院校的合理收入等等,這就牽扯到各校資金投入的強度與自身發展的程度,勉強要求院校加入,卻不能保障一定資金投入的支持,聯盟是做不成的。廣東高職高專院校的聯盟實驗網將試運行一年,就是想在這方面開展積極的探索,來為全國兄弟院校提供借鑒經驗。
郭館長認為,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水平,走區域聯盟的道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各高職院校僅僅依靠自身的發展將會與本科院校圖書館發展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
郭館長提出,作為圖書館,除了買資源、建資源以外,還應該發揮專業人員的業務優勢來進行自建特色資源的建設,這樣就可以使圖書館能夠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專業優勢以及本地地方經濟發展的優勢來進行資源建設,將會使圖書館所處位置更加合理。郭館長說,無論是本科院校圖書館還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學校中并不會受到非常高的重視,這里面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陀^原因是在于圖書館屬于日常性的常規工作,對于學校整體工作沒有什么直接影響,表象即為四平八穩的運作模式;主觀原因則在于各圖書館自成體系,常態化的工作使其在何種情況下都保持著以不變應萬變的姿態——有資源就買,沒資源就安于服務,這雖然并不是錯誤,但僅僅滿足于此,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出圖書館的優勢。
而自建資源與購買資源能夠很好地結合,則會使高校圖書館看到自身的特長、看到特長能夠發揮的作用,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將自身的重要性與潛在能力展現出來,這樣學校怎么可能不重視呢?
郭館長說,他要把這個觀點奉獻給全國所有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圖書館,只有“有所為”才能“有所位”,而“有所位”就更能“有所為”。希望所有高校圖書館都能夠更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應有的潛力,使圖書館在高校獲得真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