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學院(原北京體育師范學院)是北京市市屬院校。創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體育學校”,1960年改建為“北京體育師范學院”,2000年更名為“首都體育學院”。目前,學院在辦學規模、辦學層次、專業設置、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科研成果、場館設施等綜合辦學實力方面躋身于全國同類院校的前列。
學??蒲袑嵙π酆?,建有高水平的北京市運動機能評定與技術分析重點實驗室,并且設有北京體育賽事管理與營銷研究基地以及珍珠球訓練基地。為適應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需要,首都體育學院與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合作先后成立了“北京-悉尼高級體育人才培訓中心”和體育賽事管理碩士班。
奧運前夕的采訪
雖然由于目前工作極為繁忙,記者未能與李院長直接見面交流,但學院有關部門仍然安排將記者的采訪問題轉達給了李院長,并很快得到了采訪回復與相關材料。
答:首都體育學院是北京市屬唯一的一所體育專業院校,始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體育學校”,校址設在北京先農壇內,1958年遷入現校址。1960年由體校改建為“北京體育師范學院”,成為本科院校。196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合并為北京師范學院體育系。1979年重新復校,恢復成立“北京體育師范學院”。2000年,為了更好地適應首都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對多方面體育專門人才的需要,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首都體育學院”。
多年來,北京市一直將首都體育學院作為對外體育交流的窗口,“八五”至“十五”期間,北京市政府對學院的重點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投入。首都體育學院的教學場館結構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先進。學院的大學生體育館、田徑場、游泳館等已被2008年奧組委確定為體操、柔道、跆拳道、水球和足球等5個項目的訓練場館,殘奧會的柔道和水球兩個項目的訓練場館也設在我院。學院還擁有標準塑膠田徑場、田徑館、足球場、籃球場等場館,場館資源非常豐富。
我院圖書館是北京高校網絡圖書館成員之一,與其他院校資源共享,在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建設方面居全國同類院校領先地位。校園網建設工程的完工,大大推進了學院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和科學化進程。
奧運會后,我們的運動場館將繼續滿足我院各專業的教學需要,成為專業的教學和實踐場所,也承擔一些大型的國際國內的賽事,另外,也希望這些場館成為全民健身的場所,為推動全民健身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的教學實驗室也將繼續加大投入,使其繼續發揮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作用。我們目前已承擔了奧運會主新聞中心的圖書館項目,根據協議,奧運會后,奧運圖書館中的文獻、設備等都將作為奧運遺產全部歸我院圖書館保存,我院師生將極大的收益。
問:在準備奧運會的這段時間里,首都體育學院的領導班子在學院發展中的作用是怎樣的?
答:群雁無首不成行。我院現任領導班子繼承和發揚了團結務實、公正廉潔、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在帶領全院師生員工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建設中發揮了凝聚力量、統籌協調、促進和諧、教育引導的作用,實現了我院的加速發展和巨大變化,在群眾中享有很高威信。近年來,遵循學院的發展目標和辦學理念,領導班子帶領全院師生員工積極推進學院機構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育教學改革和后勤服務改革。深化改革帶來了學校育人環境和師生精神面貌的巨大變化,推進了學院的加速發展。我院被北京市授予“文明校園”、“首都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等光榮稱號。2004年,學院領導班子建設的經驗被評為“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普通高校單項進步獎”,受到北京市委的表彰。2006年,我院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7年,我院又在北京市高校黨建評估中獲得優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院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我院這個團結、求實、奮進、和諧的領導班子。
問:2008年奧運會很快就要召開了,從現在到召開的這段時間里學院將會開展哪些相應的活動或者有什么重要舉措?為了配合奧運會的召開,學院需要承擔的奧運任務都有哪些?
答:我院承擔的奧運會的具體工作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第二個任務主要是志愿者的工作。賽事志愿者服務是我院的特色,在我院也有著很好的傳統。我院參加奧運志愿服務學生共有1000余人,有體育專業志愿者,還有技術支持和訓練場館服務的志愿者,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這些志愿者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
第三個任務就是我們的很多老師已經具體參加到了奧運會的一些競賽項目的籌備工作中,比如沙灘排球、自行車等,屆時,還將有一些老師擔任裁判工作。
第四部分是我們開展的奧林匹克教育活動。我院于2002年制定了《首都體育學院奧運行動計劃》,目的是發揮我院的專業優勢,人才優勢和地域優勢,積極參與北京奧運工程,為成功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做出應有貢獻。為此,成立了首都體育學院奧林匹克教育執行團隊。2005年完成了《關于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對落實“人文奧運”的重要作用與實施方案的研究》課題,為北京市開展奧林匹克教育的啟動和制定《學校奧林匹克教育行動計劃》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文獻,多位專家直接參與了《北京市學校奧林匹克教育行動計劃》的起草工作,為該計劃的完成提供了智力支持。到目前為止該專家團隊已經深入到市區和邊遠山區100多所中小學進行奧林匹克教育巡回指導,受到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的好評,也受到基層學校的歡迎。2006年學院啟動了奧林匹克教育師資培訓工程,目前已培訓了17期,達3000余人。受到國際奧委會的高度關注,北京奧組委授予我院“北京奧運培訓基地”的稱號。在奧運會倒計時500天承辦了“走近奧運——北京市‘同心結學校’經驗交流活動”。2006年12月承辦了北京奧運培訓工作協調小組主辦的“北京奧運會殘奧運志愿者骨干培訓師培訓班”。有十位專家被北京奧組委聘為奧運宣講團成員。這些專家已經到各級各類學校、醫院、社區、監獄等進行了80余場宣講,受到廣泛好評。研究設計奧林匹克教育大型圖片,并在中國郵電博物館、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人民大學、北方交大、望京社區等十幾所大學和社區進行展覽,有20萬人觀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然,對奧運的奉獻表現在不同的方面,除了很好地完成我們承擔的具體任務外,我們全院師生員工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對奧運的最大支持。
一是開展奧運系列教育活動,營造迎接奧運、奉獻奧運的良好氛圍,唱響“迎接奧運從講文明做起,參與奧運從身邊做起,奉獻奧運從現在做起”的主旋律,一方面,以奧運為契機來加強師生員工的文明素養和奧運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各方面的素質讓廣大師生員工更好地為奧運服務。我們于3月20日召開了首都體育學院奧運服務保障工作誓師大會,大會上,我們相關部門負責人都代表本部門宣誓將盡一切力量保證我院的奧運相關服務工作順利進行。我們給志愿者授了旗,所有志愿者宣誓將圓滿完成奧運會的志愿服務工作。
三是做好奧運會志愿者工作。做好志愿者的選拔、信息收集與確認工作,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社交禮儀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志愿者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為奧運會服務。
五是推進“平安奧運”各項活動。深入開展“平安奧運、人人有責”的宣傳教育工作,落實崗位安全責任體系。深化科技創安工程,杜絕校園不安全因素。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問:以奧運會契機為起點,請談談學院在今后的發展方向與基本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