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精準對接微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需求,提升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適配度,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遼寧省教育廳于7月13日至14日,召開了遼寧省AI賦能微專業建設工作推進會暨遼寧省本科高校通識教育課程建設推進會。遼寧科技學院由教務處帶隊,組織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相關專業教研室主任、專任教師共6人參加了此次培訓交流。
圖1:遼寧省AI賦能微專業建設工作推進會暨遼寧省本科高校通識教育課程建設推進會
會上,遼寧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胡承波、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張馳、大連民族大學副校長馮林分別為會議致開幕辭,提出了相關工作建議及要求。省內外14名相關專家針對“AI驅動微專業建設的思路和方向、技術賦能微專業新生態的探索和實踐、高質量建設微專業的模式和方法、交叉學科背景下的虛擬教研室建設經驗、人工智能時代思維重構與通識賦能、高校通識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相關問題進行了經驗交流分享。
學校作為“數字營銷、文化旅游、商務貿易”微專業方向共建單位,加入了“遼寧省高校微專業共建行動”聯盟。該聯盟由大連理工大學牽頭,聯合東北大學、遼寧大學等省內各高校共同發起,每年組織開展高校微專業建設專項工作,構建面向未來的教育新生態。遼寧科技學院代表現場參與了“天遼地寧 智創未來·遼寧省高校微專業共建行動啟動儀式”。
圖2:天遼地寧 智創未來·遼寧省高校微專業共建行動啟動儀式
自2025年4月2日發起“匠新學堂”計劃以來,學校主動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求,共建立了智能網聯汽車、網絡與新媒體、低空技術與工程、智能視覺感知與未來技術等10個微專業。經過招生宣傳、報名,將于2025年秋季學期正式開課。此次推進會議,為學校微專業建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工作打開了新的思路、拓寬了新的視野。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梳理和借鑒相關院校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結合實際工作,將所學所悟轉化為推動相關工作的具體舉措,提升教學質量。
下一步,學校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積極推動與微專業共建行動校際間的合作交流,在互學互鑒中凝聚發展合力,共同譜寫高校微專業建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者: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