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四川農業大學2025年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特殊培養項目與“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結業典禮在成都校區隆重舉行,標志著四川農業大學培養該批學員的任務圓滿完成。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丁林教授出席典禮,相關負責人、導師代表、33名學員參加會議。典禮由教師工作部部長曹三杰主持。
丁林以“耕耘結碩果”“團結育芳華”“深情感恩”“揚帆再啟航”總結了培養的成效。他指出,一年來,學員們以“求知若渴”的勁頭系統修讀核心課程,以“科研報國”的擔當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扎根實踐”的作風深入田間地頭,產出30余篇論文、2項軟著及2項發明專利,將技術轉化為服務基層的真本領。同時,33名來自藏、漢、土家族的學員以鍋莊舞相連、以公益活動同心,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內涵。他強調,結業是服務家鄉的新起點,希望學員們做技術推廣的“火炬手”、創新探索的“排頭兵”、川農大精神的“代言人”,讓科技種子在雪域高原綻放幸福之花。
班長洛追讓培等6名學員代表依次匯報了學習的收獲與感悟,表達了“以所學反哺家鄉”的堅定決心。教師代表馮宗云等從育人視角,回顧了與學員共同攻關、教學相長的點滴,寄語學員“將論文寫在高原大地上”。
丁林為12名優秀學員、33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學員們以文藝表演傳遞感恩與不舍,以合唱《一個媽媽的女兒》和集體鍋莊舞《昨夜》將氣氛推向高潮。
據統計,四川農業大學從2011年開始接受人社部西藏專業技術人員特殊培養項目,現已累計面向四川、云南、青海、甘肅等4省市的涉藏州縣累計培養139人;從2015年開始承擔中組部“西部之光”項目,累計培養28人,為涉藏少數民族地區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和西部地區人才培養做出了積極貢獻。(作者:范海鷹 賀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