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南京醫科大學“校長面對面”活動在天元書院多功能廳舉行。校長胡志斌與天元書院80多位青年學生“面對面”交流,共話醫學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話題,聽取學生科研項目進展分享,解答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困惑。
“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薄靶沦|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痹谒颊n伊始,胡志斌校長聚焦國家戰略,從“新質生產力”提出的時代背景,為學生解答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聚焦國內外大型隊列發展歷程與發展模式比較,他提出,以隊列為基礎的健康數據是生物醫藥研究核心驅動力,以大型隊列為基礎的組學大數據是生物醫藥方向的新質生產力。聚焦南醫隊列實踐,他闡述了生物醫藥大數據資源庫應用與展望,對因地制宜發展生物醫藥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向青年學生提出希望。希望同學們心懷“國之大者”,把牢家國情懷的“總開關”,在同心筑夢的新時代征程中行穩致遠;體察“民之關切”,找準服務人民健康的“結合點”,在健康中國建設的新征程上乘風破浪;錨定“創新坐標”,坐住科研探索的“冷板凳”,在創新創造的廣闊天地中施展才干。
“沒有哪個科研項目是一帆風順的,不吃點苦,不經歷點挫折,很難做到頂尖?!痹诳蒲许椖糠窒憝h節,天元書院各年級優秀學生代表分享了各自的科研探索歷程與實踐收獲。天元書院2019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顧遙介紹了脊髓損傷和外周器官聯系的研究進展,并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名醫學生穿梭于手術臺與實驗室的日常和對生命的敬畏與關懷。天元書院2020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徐霖南分享了他依托“天元雙導師制”,參與Treg調控脊髓損傷后神經免疫相關課題的科研進展和進入臨床見實習的學習收獲。天元書院2023級預防醫學專業學生范蘊文分享了她依托“天元科研攀登訓練計劃”,在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和生殖全重進行科研輪轉和訓練的詳細情況。
針對同學們關心的科研訓練體系、成果轉化路徑、項目經費申請等熱點問題,胡志斌校長結合自己科研的經歷,與同學們交流探討,并為同學們早期的科研探索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他指出,醫學科研思維培養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核心要務,同學們要始終保持對未知的熱情,要有發現問題的能力,也要有表達的能力,要通過持之以恒的訓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科研思維方法。
“任何時候,你們給我發的郵件,我都會第一時間看,也歡迎大家經常來給我提問?!睘檫M一步傾聽學生心聲,活動特別設置了“校長午餐會”環節。同學們圍坐在校長周圍,在輕松的氛圍中暢談自己的困惑。從低年級學生困惑的“如何在醫學課程中尋找生涯興趣點”,到高年級學生關心的“人工智能與醫學人文的融合發展”,再到從“如何在臨床實踐中平衡理性判斷與人文關懷” 的深度探討“人工智能下醫學生如何提升技能”的新穎議題,胡校長為同學們一一做了解答,也對學院學生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同學們將個人的職業理想融入醫學創新發展的實踐,融入強國復興的歷史坐標,在不懈奮斗中成就青春理想。
本期活動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話題,從學生視角切入,以思政課為引導,以科研項目交流為媒介,以成長困惑答疑為紐帶,為進一步深化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提供了優化意見與合理建議。(撰稿/張婷;圖片/馬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