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貴州醫科大學反詐社團成立大會暨“藍醫杯”反詐短視頻創作大賽頒獎典禮在云漫湖校區道德講堂舉行。貴安新區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羅賢剛,貴安新區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井立貴,貴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于浩,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洪峰,校黨委委員、黨委宣傳部部長、黨委統戰部部長陳穎,貴安新區公安局刑偵支隊偵防中心、特巡警支隊,馬場鎮綜治辦、馬場派出所和學校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參加。
洪峰在致辭時指出,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近年來,網絡詐騙案件在高校頻發,嚴重威脅師生的財產安全與校園的和諧穩定。為有效應對這一問題,學校平安建設辦公室推出了“貴州醫科大學反詐十項措施”,涵蓋宣傳教育、校警聯動、建立社團等多個方面,致力于構建全方位的反詐體系。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政治站位,壓實責任鏈條,始終秉持學生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把維護校園安全、確保學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構建四級安全管理體系與國家安全教育體系,把各項安全穩定工作落到實處,為學校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羅賢剛為反詐社團授旗。
于浩為王文娟等六位反詐社團指導老師頒發證書。
與會領導為反詐短視頻獲獎團隊頒獎。
同日,馬場鎮派出所、學校保衛處等部門共同建立的“貴州醫科大學校園社區警務室”正式運行,開創性地將報警求助、隱患排查、矛盾調解、證件辦理、法律援助等警務功能集成到社區警務室,并選派1名經驗豐富的警務專員和1名保衛處同志共同駐點工作。馬場鎮派出所所長吳光榮說,“我們希望通過走進師生,優化服務,及時化解矛盾糾紛,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p>
警務室的建設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治理和社會治安工作中探索深化校地校警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完善校園治理體系、加強平安校園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校警”聯動機制的2.0版本,圍繞“學生社區+零距離服務+24小時”的理念,將派出所搬到學生社區,依托校警共建、實現警務資源進校園,實現資源共享及業務融合,打通了服務師生“最后一米”。(作者:郭健 陳思 來源:保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