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勞動教育實踐,厚植學生生態環保理念,遼寧科技學院于2025年5月啟動“綠色遼科?‘植’等你來”校園樹木認養活動。全校近400棵新栽植的銀杏樹被分配至8個學院,由2023級、2024級本科生以個人、團隊、班級或寢室為單位開展為期兩年的認養實踐。本次活動是遼寧科技學院2025年勞動月實踐內容的縱深推進,是將勞動教育與生態文明實踐深度融合,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本次活動共組織認養近400棵銀杏樹,覆蓋圖書館前廣場、教學樓周邊及宿舍區林蔭道等校園核心區域。認養活動覆蓋全校8個二級學院,各學院以個人、寢室、班級等靈活形式組織認養,確?!耙粯湟恢鳌?。各學院通過動態信息臺賬實時更新認養人變動情況,實現“責任到樹、管理到人”的精細化管理模式。這一設計不僅強化了學生的責任意識,更通過“樹木編號+認養人信息”的綁定機制,讓每棵樹都成為校園生態治理的微觀單元。銘牌上不僅標注認養人姓名,更鐫刻著學生親手寫下的心愿寄語——從“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到“十年樹木見初心,百年樹人傳綠意”再到“遼科越來越好”,這些文字將個人成長與樹木生命緊密聯結。這種設計既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校園化詮釋,也讓生態教育以具象化形式融入校園文化基因。
認養周期內,學生將每周對認養樹木進行澆水養護,并定期觀察生長狀態,發現病蟲害或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后勤處。依托本項活動,各學院將結合專業特色創新實踐形式:如“銀杏科普課堂”普及植物學知識,“樹木成長日記”記錄生態變化,“生態攝影展”定格自然之美,將勞動教育與學科實踐有機融合。
作為學校深化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的舉措之一,此次活動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未來,這些銘牌將成為遼科學子的精神坐標——畢業后,認養樹化作校友與母校的情感紐帶;成才時,綠蔭滿地的銀杏林見證著生態文明教育的深遠影響。這種“以樹銘志、以勞潤心”的實踐模式,通過“責任認養+專業實踐+情感聯結”三維驅動,構建了生態教育的新范式。未來,學校將持續推進“以樹銘志、以勞潤心”的實踐模式,讓青春與綠意共同生長,書寫新時代大學生的綠色成長答卷。(作者:徐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