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號,第63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長春開幕,本次展會??低曇?strong>“智聯教育·視界無界—打造智慧校園新業態”為主題,聚焦教育數字化轉型痛點,融合AI大模型、物聯感知等前沿技術,用科技創新助力課堂教學、校園管理與人才培養,推動教育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智慧教室展區
以往,在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設過程中,由于系統構成雜、操作麻煩、后期維護復雜等問題,往往伴隨著一些“麻煩”。
??低暽钊虢虒W場景后,推出“全網絡智慧教室”解決方案。將眾多系統主機合并為一臺智控引擎,它像是教室里的“超級大腦”,集成中控、錄播、運維等功能,用一組網線即可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連接、通信和應用。較傳統智慧教室解決方案,??低暼W絡方案基于網絡將各類線纜和接口減少70%以上,建設成本更低、使用更流暢、維護更簡單。
在全網絡智慧教室體驗區,陣列麥克風無感擴音產品成為焦點,它就像是一個會思考的“小喇叭”:當老師在講臺區域時,會進行伴隨式的優質擴音;當老師走下講臺與學生互動時,離開講臺區域便不再擴音。此外,它還能通過內置算法過濾掉后排翻書聲、空調運轉聲等環境噪音,讓課堂上只保留老師清晰的講課聲。
數字校園展區
在數字校園展區,一塊大屏串起校園全場景的閉環管理應用,通過??低曋悄芨兄O備,結合AI 大模型,讓校園管理從 “事后追查”轉向“事前預警”。如對校內違規發傳單等行為及時預警,為師生提供更安心的學習環境。
有了大模型能力的加持,查監控也不再像海底撈針,只需輸入關鍵詞即可快速定位畫面。此外,統一的智能物聯底座打破了部門間的數據壁壘,讓安防、教學、后勤等部門能協同處理事件,校園管理更高效。
針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場景,??低曂瞥鋈娓采w"人、機、環、管、料",構建全鏈條管理體系,融合AI、物聯網、多光譜等技術,實現智能感知與精準預警,提升隱患追溯和協同管理能力,營造安全的教學、科研環境,助力高質量科研創造。
此外,為了讓高校各課題組用上更趁手的工具,緩解科研壓力、提升科研效率,??低暼轿徊季至?strong>科研儀器產品線,突破了精密運動控制,多物理場仿真等技術難點,融合光機電算分析化學等多領域技術,完成了色譜、質譜、光譜、顯微、超聲無損檢測、光纖傳感等技術的創新突破。
產教融合展區
打通產業與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低?strong>將真實產業場景搬進課堂,與職業院校共建課程、共筑實踐基地、共育雙師團隊,拓展實習就業通道,讓課堂連接未來職場,推動產教融合從理念走向實踐。
目前,??低曇崖摵先珖殬I院校,在電子信息、計算機、物聯網等前沿專業領域,落地機器視覺、智能機器人、智慧安防等實訓室,校企協同培養產業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讓技術賦能教育,讓人才驅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