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延安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暨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在新城校區行政樓七樓會議室舉行。校黨委書記高子偉主持并講話,全體在校校領導,各二級黨委書記,黨(校)辦、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紀委、教師工作部、學工部、團委、穩定辦、教務處、人事處、發展規劃處、保衛處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與會人員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上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網絡行為規定》,傳達學習了全省警示教育會議精神、中央層面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專班《黨紀學習教育工作提示(一)(二)》《黨紀學習教育有關問題答復(三)》等內容。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各級黨委、各單位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認識辦好學校思政課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思政課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在統籌推進學校思政課建設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持續推進黨的創新理論“三進”,同步推進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引領,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著力打造具有延大特色的思政課體系、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要自覺擔起思政課建設的主體責任,切實把廣大干部教師的思想和行動凝聚到建設好思政課這一目標上來,進一步組織建設好、服務支撐好思政課建設,推動形成思政課建設的強大合力;要著力提升思政課建設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樹立問題導向,聚焦薄弱環節,在強化執行、狠抓落實上下功夫,不斷開創學校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不斷增強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會議要求全校上下,一是要深刻認識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步調,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強急迫感、更強責任感和更大工作合力推動畢業生就業工作平穩有序開展;二是科學研判形勢,精心打造高質量就業育人新路徑,強化就業價值引領,深耕精準化就業指導,積極引導優秀畢業生到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就業,輸送優秀人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堅持以高標準的機制建設和高效能的實踐運作,提升就業工作實效,確保學校2024屆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會議強調,新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網絡行為規定》對黨員干部不準參與的網絡傳播行為、不得參加的網絡活動、夯實黨組織管理工作主體責任等作出明確要求,給全體黨員網絡行為劃出了底線和紅線,彰顯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全校黨員干部要有強烈的政治清醒和使命擔當,站在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自覺堅守原則和底線,在網絡行為中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自覺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決做到令行禁止,以規范有序的網絡行為,引領新風尚,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同時要不斷增強輿論引導、應急處置、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防護能力,構建清朗網絡環境,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了全面系統深入的闡述,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行動指南。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的重要論斷,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規律性的認識,錘煉思想自覺、價值自覺、使命自覺、行動自覺,奮力續寫高校文化建設的新篇章。
會議要求,各級黨委要深入學習領會中央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最新要求、全省警示教育會議精神,準確把握黨紀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任務安排,把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要在理論大學習、思想大武裝中把紀律規矩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不斷深化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夯實依法治校、依規治校的制度基礎,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要切實履行黨紀學習教育的主體責任,把握好時間節點,認真謀劃安排、精心組織實施,高標準完成各項規定動作和“后半篇文章”,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講好一堂紀律黨課,講出針對性、精準性、生動性、實效性,以講促學,以學促干,切實將黨紀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動力和具體行動,為推進學校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會議強調,全校師生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為指引,以校園安全生產月活動為抓手,把維護校園穩定安全貫穿學校各項工作全過程,為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穩定氛圍。一是要扛起安全穩定政治責任,切實處理好各類安全穩定問題,堅決守牢校園安全底線;二是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做好應急預案,防范意識形態風險;三是要精準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學生的關心關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四是要持續加強校園安全生產管理,以“平安校園”創建為牽引,強化安全意識,夯實安全責任,扎實做好各項重點工作,全力以赴營造安全和諧大學校園。(記者:左 帥 攝影:徐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