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智慧教育如何落地科創教育?
新東方智慧教育事業部做為新東方旗下最年輕的獨立事業部,截止到2023年 6 月,已深度服務了全國 6000 余所學校。
在學校教育這個主陣地里,青少年科創教育發展的需求與現狀是怎樣的?新東方洞察了怎樣的機會與可能性?做出了哪些努力?未來,新東方智慧教育還將有怎樣的布局?
在多知網近日舉辦的OpenTalk第43期“科創教育如何引領下一代走向未來”活動上,新東方智慧教育副總經理張蓓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相關分享。
新東方科創教育都有哪些版塊?
新東方智慧教育業務主要分為三部分:
其一,科學教育、科技教育。從學段上看,新東方智慧教育的產品和服務覆蓋從幼兒園到大學全學段。其中包括科技教育、智慧化場館下的互動科技內容和服務、面向高職的產教融合。
其二,教育科技,依托東方慧教平臺(智慧教育云平臺),服務于高中,包括精準教學、培優強基服務、智能教務以及智慧教輔業務。
其三,依托東方易讀平臺,服務于高校和公共圖書館。目前新東方智慧教育已經服務了全國幾百所高校和圖書館,提供多媒體易讀庫、主題館智能化建設和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等多種數字資源服務。
新東方科創教育屬于上述業務線的第一部分(即科學教育、科技教育)。
新東方為什么要布局科創教育?
最核心的驅動因素是政策的鼓勵。在2023年5月份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有幾個關鍵詞值得大家關注:
1.重在實踐,激發興趣。
2.重在集成,盤活資源,即整合校內外資源。
3.重在融合,內外聯動,統籌普及與提高、選拔與培養。
4.重在全納,幫扶指導。
5.重在協同,系統設計,不斷完善大中小學及家校社的協同育人機制
政策明確了科學教育和科技教育的教學目標。然而,當前中小學的現狀是,科創老師非常缺乏。全國平均每個學校僅有3名科創老師,且城鄉差異顯著,從小學來看,城區校均科創老師約有6名,鎮區約4名,農村地區可能只有2名;從中學來看,城區校均科創老師約有5名,鎮區約3名,農村地區約有2名。而且這份統計里的科學老師采用的是廣義的概念,將科學、信息科技、包括勞動與技術老師都納入其中。
顯然,中小學目前是無法達到明確的科學教育的教學目標。既然如此,以學校作為科學教育的主陣地,社會力量作為有益補充。因此,新東方看到了供需錯配的機會,便加大了對科創教育、科學教育的投入。
從業務需求特點來看,不同于To C業務,To B和To G業務的特點是有非常多的服務對象,包括學生、教師、學校和教育局管理者?;谶@點,To B和To G業務要做的也非常多。
具體來說,新東方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要將學習內容分層,構建普惠類和拔尖類不同體系的內容;也要依據課標,銜接各學段、建立標準體系;還要依據校本特色的需求提供相應產品。
新東方科創教育的特色是什么?
新東方的科創教育實踐:科學教育、信息科技是核心,航天科技是特色,強調跨學科能力培養
考慮到不同教育主體的需求,新東方要做的是整合優質資源,構建青少年科創教育生態。
基于上述需求,新東方科創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個產品板塊:
第一是科學探索,匹配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
第二是智能科技,匹配的是信息科技教育、人工智能教育。
第三是航天科技,航天科技本身是工程類,融合跨學科知識能力。此外,中國是航天強國,所以航天科技課程自帶德育色彩。
除了上述教育內容,新東方科創教育還提供教育服務,包括師訓、教育活動以及教育空間整體服務解決方案。
此外,新東方還有齊全的產業鏈布局。對公業務的屬性要求新東方必須整合前端以及后端服務的產業鏈,才能提供一套優質可控的產品服務體系。新東方在浙江投建了一個生產基地,從生產到物流,全部會運行在這個生態里。
上述新東方科創教育的三個產品板塊,服務于學校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模式。
在科學探索板塊,目前有600多個SKU,也可以基于不同區域的需求,提供柔性的定制服務。核心是面向幼兒園和小學,提供普惠的產品。
在智能科技產品解決方案里,基于開源鴻蒙(OpenHarmony)技術底層打造。2020年,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獲得華為捐贈自研操作系統代碼,隨后進行開源并將該項目命名為OpenHarmony。因為開源鴻蒙的開源屬性和國產自主屬性,使其很適合在教育裝備領域加以應用,新東方是最早一批加入OpenHarmony項目的教育企業,并以開源鴻蒙技術為底層,打造了智能科技產品體系。
新東方是科創教育行業內少有的、自研人工智能開發板的企業。2021年,新東方智慧教育旗下品牌東方創科成為OpenHarmony開源生態共建單位,新東方用的人工智能開發板,不是進口的,而是新東方自主研發的,所用的算法也是基于華為海思芯片而量身打造的,實現了國產自主可控。
第三個板塊航天科技,覆蓋小學到高中,既有普惠型課程也有進階型課程。航天科技自帶跨學科融合的屬性,另外它蘊含著德育因素。新東方智慧教育提供平臺服務就是老師可以直接登陸教育云平臺做簡單培訓可以進入教學環節,也解決了師資不足的問題。
此外,還提供了師資的培訓,空間的創設以及科創教育活動。因為每個學校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會提供相應的服務。
整體的產業鏈布局從產品研發到課程的研發,包括生產交付和行業上下游資源整合,為學校和教育局客戶提供完整的整體解決方案。
航天科技的解決方案是整體思路一體化。既然學校沒有合適的科技老師,所以新東方提供的是一體化的方案,包括學習空間的一體化(航天特色的科學教室或者航天特色主題區)、教學平臺一體化(提供教學資源云平臺和體系化的教學內容),以及定制服務一體化(比如教師培訓、賽事和活動策劃)。
這是航天科技教育的產品體系。關于航天教育,新東方更強調跨學科能力的培養,所以在研發課程體系研發的時候,新東方在低年齡段產品里考慮科學和數學的融合,高年齡段會考慮科學和生物、物理、信息化學的融合。其中,航天是工程本身就是融合的,如何在這個主題下,第一就是能夠把科技創新的能力培養出來。能夠把愛國主義精神融合進去,這就是課程設置上新東方會重點強調的一個點。
新東方科創教育如何和不同教育主體進行聯動?
科創教育的生態構成分為五個部分。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是教育主陣地;高校研究機構是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服務的;行業資源很多,比如科技館、社會實驗基地;作為教育企業來講,要在這個生態里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服務好這些主體。
這個生態最終的目標是什么?從個體發展角度,新東方要支持學生個體化成長,要支持教師進階化的發展;從學校的角度,學校要做科創科學特色的教育還需,要實現學校綜合能力的提升;從國家角度,從縣域級的角度等,要實現的是教育均衡發展。
從企業視角來看,新東方作為一家教育企業,跟這四個主體會產生什么關系?
從主管部門來看,新東方要考慮教育主管部門的需求;從學校來講看,新東方要更好地收集學校的反饋,幫助學校推動科創教育、科學教育在學校的落地;從行業資源整合來看,新東方要去跟科技館和當地合作。新東方的合作伙伴,有部分擁有很強的人力資源的調配能力,當學校提出師資相關需求的時候,新東方可以及時響應并為其解決,為學校提供服務,這也是一種行業資源的整合;從高校和研究機構來看,教育部的協同育人機制,新東方和首師大、北師大、北航、清華有共同的課題探索怎么更好地推進科創教育,高校作為科創教育的出口也有向下連接的功能。
新東方教育的未來和展望
關于思考和展望有兩點,一個是產品方面,另一個是生態方面。
在產品方面,作為社會力量的有益補充,如何幫助學校和主管部門培養創新人才?新東方認為,學生的能力提升要考慮三個方面:其一是具備科學知識;其二是具備素養,包括科學素養、信息化素養、科學家精神等;其三是具備技能,技能和實踐結合。所以在新東方的課程中,格外注重從上述三個方面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科創產品的生態里,新東方會布局高適配的技術底層,共建行業研發生態;在產品研發角度,新東方強調產品的可拓展性和可探索性,因此,新東方一般是給學生組件和一些創意的想法,學生可以基于此做自主探索,并參加20多項科技類賽事;最后,強調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尤其是在智能科技這方面,在中學階段,新東方會把智慧農業、智慧工廠、智慧校園、智慧城市這些實踐類的項目納入其中。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自己就可以完成一個智慧農業項目、智慧城市項目等。
在生態方面,新東方希望實現協同構建教育生態這一戰略,因此新東方未來要做到幾件事:
其一,大目標是,要在政策指引下,在創新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下構建教育生態,從企業角度,發揮企業在研發、生產與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
其二,從場景上講,以學校為核心場景,加強對學校需求的理解和支持,提升產研和交付的能力。通過加強對學校的服務,更好地滿足學校對師訓、對特色建設的支持。
其三,能延伸、能聚焦,持續提升企業服務能力。這是新東方要和全國的合作伙伴共同服務的。
最后,新東方會持續加強行業連接與合作。新東方希望能夠促進行業資源整合,提高研發和服務能力,加強在行業內部不同的業務生態和不同的產品之間的連接,共建良好的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