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屆“史上最成功的亞運會、亞殘運會”,這是黨和國家的囑托,也是國家形象的展示!
——剛剛,湘潭理工學院收到了來自杭州第19屆亞運會和第4屆亞殘運會組委會發來的感謝信。
——信中說:“貴單位高度重視,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嚴謹細致的作風、團結協作的精神,高質量完成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為成功舉辦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必將被永久銘記?!?/p>
——杭州第19屆亞運會和第4屆亞殘運會期間,湖南高校的唯一代表、湘潭理工學院選派了30名志愿者,主要負責交通服務保障工作!
——有學生創下單日服務197位客人的紀錄!
——他們還獲得各國運動員寫下的40多封感謝信!
——他們以出色的線下調度、英語口語、應變處理各種事務,得到組委會贊許,也真正做到了零事故、零投訴、零延誤。
亞運會、亞殘運會各項保障工作紛繁復雜卻井然有序。湘潭理工學院承擔的,是各項保障工作中開始時間最早、服務范圍最廣、需求變化最大、結束時間最晚的一項工作。
作為浙江省外唯一的大學生亞運志愿團隊,他們熱情、專業和周到的服務,既提升了個人的專業能力和應對大型活動的水平,也向亞洲和全世界展示了新時代湖湘青年學子昂揚向上的青春風采。
“我們為亞運會保駕護航”
8月11日下午,湘潭理工學院校長袁禮斌接到吉利集團的電話,根據杭州亞運交通保障組的要求,亞運會期間,吉利集團將免費提供2000輛車、2000余名駕駛員和6個線下調度點的交通保障工作,全力保障亞運車輛智慧安全出行,需要緊急調度30名志愿者,配合相關工作。
服務亞運,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正值暑假期間,學校當晚便在全校范圍內招募志愿者。同學們熱情高漲,不敢相信真有這么好的機會。通知發布不到一小時,就有300多名學生報名。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從2020級四年級學生中遴選出30名志愿者。報經亞運會組委會審核通過后,這批學生列為C類志愿者,正式編隊,進入緊張的學習和培訓階段。
9月11日,湘理志愿者們抵達杭州,下午隨即前往杭州各國運動員及來賓下榻的酒店、往返亞運村,仔細考察和溝通接駁路線,熟悉工作流程和任務,確保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服務。
“大型賽事的交通保障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各國運動員的滿意度,事關國家形象。我意識到這份工作并不輕松,同時也知道了自己所承擔的責任?!敝驹刚哒铝终f,“知行合一、精益求精”,這是我們的校訓,也應該成為每一個湘理學子的行為準則。
“整理好收到的每一份訂單,調度好每一輛車,協調好每一名司機,確保每一位貴賓都能夠準時、順利乘車到達目的地。這中間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不能有任何差錯?!闭铝值墓ぷ骱芸焓炀毱饋?。
他們做到了“來到服務臺學習一遍操作流程后,就能獨立完成線上下單、通知訂單、聯系司機等系列動作,高效準確,且能提前熟悉村外的公交站點,準備使用英語指引,在客人需要時,第一個站出來為客人答疑解惑”。亞運交保中心主管老師對湖南來的這批志愿者留下深刻印象。
“他們的眼里有光”
9月17日深夜,因亞運交通保障中心的人員調配,統一調整湘理志愿團的全部班次,且在第二天的早班就要執行到位!
第二天一早,所有同學準時按新服務點上崗,以活力滿滿的狀態迎接挑戰。
最開始的時候,客人多是好奇和疑惑,詢問關于交通服務臺能提供什么服務?主管老師也免不了擔心,有兩位服務之江飯店的同學不是英專生,能不能承擔相應的工作?
后來,來自計科2024班張兆楊創下單日服務197位客人的紀錄,會計2022班李夢婷接待用車量達到最多。
會計2025班范文琳一個小小的舉動被杭州蕭山區官方公眾號報道。亞殘運會時,跆拳道的技術官員(BinJamal Mohamed) 到交通服務臺來咨詢辦理移動SIM卡,卻得知SIM卡的辦理服務已于昨日結束,他非常著急。范文琳馬上聯系移動公司的工作人員,為客人協調辦卡時間并順利完成辦卡業務,客人手寫留下感謝信,并和范文琳合影留念。
△BinJamal Mohamed給范文琳寫的感謝信
駐點運動員村的人管2021班李淑婷說,“我們點位的4位同學合計收到120多枚徽章,可以湊齊參加亞運的42個國家?!笨梢娭驹刚邆兎諏ο髲V,服務人數多??腿说母兄x信,有長有短,30個志愿者共收到40余封表揚信,都是對志愿者服務態度和質量的認可。
“這些孩子,我太喜歡了,他們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又勤快會溝通,有他們在,我就放心!”杭州交通運輸局的徐主管拉著帶隊老師的手,表達對湘理志愿團學生的肯定和喜歡。服務結束后,她給每位學生送了一個手串和一個陶瓷杯。她說,“他們的眼里有光!”
“我感覺就像家一樣”
斯里蘭卡的蒂拉克·迪桑加(Tilak Dissanayak)是一位負責射擊項目的技術官員,講著一口流利的英文,語速較快,劉璐在接待他時,每次都和他重復一遍聽到的信息,得到他點頭確認,然后再進行下一步,以免產生誤解。
剛抵達亞運技術官員村時,蒂拉克·迪桑加請劉璐幫忙咨詢行李的托運費用是否可以報銷或者返還,劉璐與亞組委確認后告知他,該筆費用由個人承擔,他欣然地接受了。
第三天晚上,蒂拉克·迪桑加來找劉璐詢問,附近有沒有比較大的商場,他想買中國的手機、衣服、紀念品等,劉璐給他推薦了湖濱銀泰廣場及相關線路,再用英語解釋給他聽。
10月1日晚上,蒂拉克·迪桑加來查詢2號去機場的班車信息,問完走了又返回來,他從包里拿出來兩個萌萌的掛墜送給劉璐,又把沒有用完的交通卡交給她,還很鄭重地贈給她一枚斯里蘭卡的徽章,最后他示意劉璐拿出紙筆,當場寫下一封真摯的感謝信,感謝志愿者們給他的大力支持,亞運會熱情友好讓他感覺就像家的氛圍一樣。
△Tilak Dissanayak手寫的感謝信
志愿者們雖是交通服務的前臺,但工作不局限于車輛調度,他們暖心地為運動員和嘉賓們解決著各種問題:打印材料、查詢路線、安排行程……
10月27日晚,舉重委員會的客人Amna來到交通服務臺咨詢改簽機票,想從杭州直接飛往迪拜,了解她的緊急需求后,志愿者范文琳報告主管,幫顧客取得了改簽機票的郵箱地址,并告知她改簽的有關詳細情況。
28日晚約9時50分,Amna打算下單購買機票,讓范文琳幫助她操作手機購買,但由于Alipay不支持等種種原因導致購買失敗,于是范文琳和主管緊急聯系亞組委票務中心,歷經2個多小時,已是凌晨,終于幫客人完成機票購買,并緊急安排杭州往上海浦東機場的班車接送。
Amna女士是舉重聯合會的技術官員,以前是一名舉重運動員。她開心地單手抱起范文琳,并向工作臺所有人表示感謝。她說,來中國之前還有點擔心,但這次中國之行后,讓她感覺到中國人都非常友善和可愛。在場的七八名外賓也紛紛對志愿者們翹起了大拇指,用中國話大聲說“謝謝”。
亞運會、亞殘運會勝利結束了。正如組委會感謝信中所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本屆亞運會、亞殘運會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成就了一屆“史上最成功的亞運會、亞殘運會”。這一切,也離不開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湘潭理工學院30位志愿者,期間連續20天兩班倒,早班7點上崗,中班晚上10點離崗。在亞運村服務點,同學們每天必須5點半起床,轉3趟地鐵,再步行20多分鐘,才能準時到達工作崗位,正好趕上運動員們早上開始的各項比賽。晚上10點下班后,回到宿舍常常已是深夜十一二點。亞運期間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大家每天都只能吃組委會統一安排的盒飯;亞運期間杭州的住宿緊張,不少志愿者住的是沒有窗戶的房間。由于天氣濕熱又不通風,張江凱的臉上長滿了痘痘,但是他完全沒顧上這些。
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看著外國友人因我的幫助,在陌生環境中順利抵達各個目的地,參賽或休息,讓我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意義和價值!”
△志愿者王飛黃與運動員們合影
“我所做的工作可能是一小部分,和許許多多類似的志愿者、工作人員一樣。是這些匯入大海的涓涓細流,共同成就了這次杭州亞運會的圓滿成功。感謝學校的推薦,感謝亞運會這個國際平臺,感恩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志愿者們這樣表達個人的成長與改變。
△亞組委授予志愿者杭州第19屆亞運會和第4屆亞殘運會紀念證書
△湘理亞運志愿者返校后合影
志愿者感言摘錄
1.商英2022班謝婷
亞殘會時,我調職到綜合部進行宣傳報道,采訪到祖籍江蘇的優秀記者,她在2008年時去香港定居。她出生便喪失了行走的能力,只能依靠輪椅生活,但這樣一位年過六旬的殘疾老人,依舊是在自己熱愛的記者事業上,艱苦奮斗,每天跑各個場館記錄、采訪,我非常喜歡她的這種精神,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女士,我非常的敬佩她。亞殘運會的運動員承受的身體不適和精神壓力比常人更大,但堅強和韌性一次又一次震撼著眾人。志愿服務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樂人”,也“樂己”!我體會到,被需要是一種最大的幸福。
2.會計2025班范文琳
在現場感受到這場盛會,我不僅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因在幕后服務,更為真切地感受到成功舉辦這次盛會的不易。我由衷地感到開心和自豪,為著自己能夠在亞運會、亞殘運會的活動中奉獻出自己的一小份力量。當主管老師們信心滿滿地說,“我很放心把事情交給你們”,在外賓微笑著說出“thank you!”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一切都是值得的。
3.人管2021班李淑婷
在亞運會期間,我服務于運動員村,主要負責貴賓T3用車,并且經常會接受各國代表團分配車輛方面的咨詢,在運動員村線下調度的崗位上,服務比較多的是烏茲別克斯坦代表團用車。烏茲別克斯坦的運動員不會說英語,我們也不會說烏茲別克語,能用的翻譯軟件沒有烏茲別克語的語音翻譯,他們也無法用手機打字輸入烏茲別克語,所以雙方無法溝通。后來我靈機一動,找到了我的一名同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的一位新疆籍、靠近邊境的哈薩克族學生,他用電話與烏茲別克斯坦運動員進行了近乎無障礙的交流,完美解決用車咨詢。亞運期間的志愿活動考驗我們的業務熟悉狀況、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處事應變能力。
4.英語2022班劉璐
在志愿服務期間,我結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志愿者,我們一起分享快樂、分擔困難、共同成長。通過與他們的交流,亞運會志愿服務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我很幸運很感激身邊有良師教誨和益友共勉。在實踐中,我一步步成長,從最開始有些懼怕跟客人語言交流、不適應在崗位和陌生人合作等等,到淡定、自信、從容地面對突發困難,和逐步擁有并積累了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5.金融2021班危錦鋒
2023年10月25日,跆拳道技術官員奧洛夫漢森來到亞運會交通信息服務臺,詢問交通服務班車去到各個場館的時刻表,他需求雖急切但說話舉止十分有風度,這也讓我感受到客人的禮節,在了解到他急著去羽毛球場館開會后,考慮到班車已全部發完,交通服務信息臺啟用了應急車輛,將他載去了羽毛球場館。因為我在這個過程中細心準確地解答了他的各種疑問,他從場館回來后,特意來到交通服務臺,給我感謝信,也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真誠。他表示非常喜歡中國。作為志愿者,我們不僅提供服務,更是傳遞信心和溫暖,傳遞中國形象。當我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其他人時,也從中獲得了滿足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