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徽教育系統提升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拉高工作標桿,聚焦“六破六立”,落實“五大”要求,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嚴謹扎實的工作作風、奮發有為的工作狀態,在加快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安徽力量的道路上奮發前行。
學思踐悟,以學促干,抓好思想大解放。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就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以及落實“五大”要求和“六破六立”,作出部署安排。多次召開工委會、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省委主要領導主題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會和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圍繞“五大”要求和“六破六立”,開展學習研討,研究貫徹落實舉措。委廳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發言研討,帶頭部署推動,帶頭落實要求。委廳機關迅速行動,利用多種形式深入學習全會決議、《決定》等重要文件,對照全會明確的11項重點任務,突出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強省,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學習討論,談深認識、謀實舉措。對照“五大”要求和“六破六立”,深入討論、查擺問題,大膽探索、勇闖新路,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入行。
向海而興,借船出海,他山之石可攻玉。委廳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前往深圳、太倉等地調研教育工作。學習借鑒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辦學經驗,研究制定《關于開展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改革建設高水平現代產業學院的實施方案》正在逐步完善中。學習借鑒太倉市做法,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推進“雙元制”本土化育人實踐。依托滬蘇浙優質資源,持續開展中小學優秀師資聯合培養,加快培育名師名校長隊伍,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近年來培養優秀教師校長721人,覆蓋全省16個市,涉及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進修學校、鄉村學校和幼兒園等8個類別和從骨干到優秀等不同層次。
破字當頭,勇闖新路,調研利器破難題。連日來,委廳機關積極開展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高校有組織科研、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多個課題調研,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推動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渠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開展推進高校向應用型深度轉型、高校畢業生優質高效就業等課題調研,結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加強對高校的分類指導,健全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明顯提升。開展加大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課題調研,聚焦我省高校在急需人才、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的難點堵點問題,系統思考和有效解決引進人才服務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路徑等重大難題,進一步推進“人才是第一資源”落地見效,努力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與此同時,安徽教育系統也迅速行動。暑假期間,淮南師范學院全面掀起落實“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討論熱潮,全校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逐一對照、逐項反思、深刻剖析、全面整改,確保大討論活動扎實開展、取得實效;安徽農業大學中層領導人員“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任務大落實”專題培訓班開班;徽商職業學院組織干部教師赴浙江大學開展能力提升培訓、淮北職業技術學院赴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考察校企合作……聚焦“六破六立”,落實“五大”要求正在各地各校的實踐中轉化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南針”。
“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绷暯娇倳浽谥泄仓醒胝尉值谖宕渭w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教育事業明確了歷史定位,為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七個強省”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人民滿意的教育強省”建設,搶抓機遇,超前布局,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聚焦“扎實推進高校學科設置與省十大新興產業相互融合”,推動學科專業與產業需求、高??蒲信c戰略需求、高校畢業生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增強服務社會發展新動能,以教育之強夯實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