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技的發展已進入智能時代,計算機成為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石,與計算機相關的數據存儲、傳輸也逐漸成為制約計算力的重要瓶頸?!队嬎銠C體系結構》是IT類學生傳統的必修課程,修讀學生人數眾多,并一直屬于培養方案中的核心教學任務。
復旦大學聯合戴爾開展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面向電子信息、智能科學等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將傳統的課上教學與課后系統實踐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智能系統設計與實現,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升其實踐創新能力。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學校與企業的各自優勢,強強聯手,在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01戴爾助力復旦大學計算機體系課程升級
復旦大學位于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是一所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科技智能時代,即便是非計算機專業,也離不開計算機應用的相關課程。學生在修讀課程知識的同時圍繞智能化計算機體系在實踐場景中的應用設計創新課題,探索形成以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新工科”教學模式。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結合企業技術和課程教學需求,從計算機體系結構設計的角度出發,面向新時代的智能計算需求,在原有課程教案的基礎上更新補充“智能化”相關的教學知識點和應用案例,形成適應“新工科”建設所要求的新型核心專業課程方案。通過學生自主設計與實現,逐步形成關于數據實時存儲、傳輸、計算、反饋等核心關鍵技術應用的典型案例和相關實驗內容。課程實踐課題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能力和才智,將計算機體系相關知識應用在智能化場景實踐之中,達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02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促進教學相融相長
在戴爾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課程教學與創新實踐的有機結合達到了教與學相融相長、相輔相成的良好效果。
首先,有機結合傳統課堂教學與課后系統實踐:通過將計算機體系的相關知識應用在智能化場景實踐之中,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并在課后提供開放性實驗,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實踐創新能力。
其次,突破傳統課程評定框架,探索“以學習為中心”的新教學模式:課程修讀學生不但在學校能“學有所知”,而且通過校企合作的互動實踐積極參與到創新設計項目、比賽之中,獲得除學習績點之外的“實踐性成果”,真正體現了以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新工科”教學理念。
第三,建設慕課平臺并拓展項目影響力:項目在原有課程教案的基礎上更新補充“智能化”相關的教學知識點和應用案例,形成了適應“新工科”建設所要求的新型核心專業課程方案,并通過建設慕課的方式在線上進行推廣,收到了積極的正向反饋。
項目實施中的課后實驗與創新實踐現場
03為培養新經濟復合型高端人才提供示范
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通過對課程教學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不斷的知識迭代和更新,并且結合企業行業經典應用,形成了符合“新工科”教學理念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案例,對學生成長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經過三個學期的探索,實踐結果證明了“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教改項目是成功的,以“學習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遵循“新工科”的教學理念并結合校企雙方優勢,形成了有效的教學新模式,對培養符合新產業新經濟下的復合型高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值得借鑒的價值。
項目入選2020戴爾科技峰會在人民網全網直播
項目實施期間,通過慕課平臺的建設,將項目成果以課件的形式向校外輻射,不但為其他高校學生提供了免費的公開教學資料,而且為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實施相關教學提供了資料支持;并作為典型案例入選2020年戴爾科技峰會,在人民網全網直播,在社會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響,進一步提升了產學合作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