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堅持“面向職場、注重創新、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多年探索實踐中,打造了融教育、研究、實踐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形成了創新創業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日職樣板”。學校先后獲得“世界職業院校與技術大學聯盟卓越獎創新創業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薄案呗氃盒撔聞摌I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中國職業院校世界競爭力50強”“高職、高專類高校團學創業教育工作指數100強”“山東省文化創新獎”“山東省雙創示范基地”“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優秀組織獎”等榮譽稱號20余項。
系統設計,實施“通識、專業、實踐”三融育人體系。學校實施面向職場的課程體系,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開設“基礎課、專業融合課、實踐實戰課”3類8學分的創新創業課程。設置創新創業通識課程,開設《精益創業》等創新創業類專項課程55門次,其中13門專項課程被評為通識核心課程和通識特色課程。建設“專創融合”示范課程,累計開設示范課程26門次,將創新創業教育元素融入278門專業課,有效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打造雙創實踐實戰課程。整合校內外資源,結合專業群建設,打造跨專業實踐平臺,建立“大學生專創工坊”11個,開展專創融合師資培訓,培育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商業服務等類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搭建“五位一體”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依托專業實訓室,搭建全程化開放式實踐平臺;依托教師工作室,實現“現代學徒制”培養創業之星;依托校內外創業孵化基地,提升創業實戰能力;“政校行企”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促進協同育人;聚焦產業需求,精準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整體推進,搭建“課程、崗位、平臺”三鏈育人載體。以課程鏈為基,構建“必修+選修”課程群,形成“基礎+專項+融合+實踐”創新創業通識教育閉環。以課程建設為基,建設“通識+專項”創新創業類課程共計58門,出版教材6部,累計發行10萬余冊,開發在線課程1門,選課學校達51所,選課人數達5.8萬人,互動次數達126萬次,獲評山東省就業創業金課1門,立項創新創業課題16項,發表論文26篇,教師獲得創新創業類獎勵100余項。以崗位鏈為核,訓育結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全過程,基于面向職場的課程體系,在專業教育的跟崗、輪崗和頂崗階段,通過跟崗實習、輪崗實訓、頂崗實做三個訓育環節,提升學生崗位創業能力。依托社會實踐中搭建崗位平臺,聚焦創新校地合作機制、整合校企合作資源、動員優秀校友支持三個重點方向,創建專業性強、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實踐基地10余處,卓創實踐團隊獲評“山東青年創新突擊隊”。以服務山東、服務日照、服務家鄉為導向,開展社會實踐“五百計劃”,面向全體在校學生,走進“百鄉村、百社區、百企業、百學校、百政府部門”,全面開展思想引領、組織建設、文化活動、創新創業、志愿服務、典型榜樣等各類實踐活動。以平臺鏈為器,孵育成果?;陔p向選擇,以指導教師為主導,幫助有潛質的學生和項目步入實創階段,隨后通過眾創空間培育初創企業,在指導教師和創業導師雙指導下,升級打磨創業項目,完成企業的創立,最后通過日照創新創業大學、日照市青年創業基地等扶育發展良好的初創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孵育促進企業成長,幫助學生成才。近三年,平均每年孵化小微企業超200家,帶動就業人數超500人。涌現出賈圣超、殷明霞、卞光洪等一批畢業生創業典型。
數字賦能,建立“全員參與、全過程實施、全方位聯動”的三全育人機制。專任教師、創業導師、專業教師全員參與創新創業教育,通過體驗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等活動開展教學。創新創業指導教師通過競賽,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專任教師、兼課老師、輔導員老師、專業教師、創業導師、企業導師全員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中,建立了由57名校內專家名師和113名校外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等組成的創新創業導師庫。全過程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以創新創業課程教育為基,融合通識教育培育眾創意識;以專業融合教育為核,融合崗位實習實訓,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創造精神;以實創教育為器,提升自主創業能力貫通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選拔部分學生開展創業行動,在創業的不同階段,學校提供服務幫助學生成功創業;將教育對象擴展到初創企業的學生,空間延伸到校園之外,時間延續到畢業之后,實現創業項目指導全過程。全方位聯動助力創新創業教育,將政府、行業、企業等多元主體引入“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挖掘創新創業活動的育人功能,打造多主體、跨專業實踐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例如,“數智益暖”團隊基于日照市殘聯推動數字化業務建設的需求,開發出融惠殘政策宣傳、業務辦理、數據資源展示于一體的“智慧殘聯”服務平臺,優化了殘疾人證件辦理、康復救助、兜底保障等業務流程,并作為日照市“陽光助殘一件事”成功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