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青島科技大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拓展家校協同育人新模式,用心、用力、用情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家長和學生心坎里。
用好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促使家庭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明白人”
家庭元素是推動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一環,學校一直探索如何形成育人合力?!凹议L課堂”、“給新生家長的一封信”等活動作為家校合育的窗口,是這一探索的又一縱深。學校定期推送“大學生常見心理困惑”“構建和諧親子關系”“常見危機預防與干預”等主題內容,家長可以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心理需要,有助于開展親子關系建設;知曉家庭在家校聯動中的角色和義務,便于在“危機時刻”與學校一道助力學生心理成長,家校合育機制不斷夯實。
用好家校協同育人路徑,促使家庭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參與人”
學校建立常規反饋與重要節點反饋相結合的家校溝通反饋機制,輔導員不定期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業、情緒、人際支持等情況,互通有無確保信息對稱。在開學季、考試季、畢業季等特殊節點,輔導員建立“家長工作錄”,與家長一對一連線,深入溝通,確保第一時間反饋學生情況,三方協同確定后續管理教育方案,使得家庭可以從意識和行為層面參與到學生的成長發展中。
用好心理育人師資隊伍,促使家庭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受益人”
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采取體驗式教學模式,帶領學生積極正向表達和溝通,發展自我優勢;在提供咨詢服務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引入家庭關系議題,促使學生發生更多與家庭的連接。在面對危機個案時,心理中心會對家庭成員開展親職教育,推動家長轉變親子溝通模式,理解和接納學生的困境;出版《青島科技大學輔導員心理工作指南》,囊括了危機預警干預過程中的各種溝通場景,為開展溫暖有力的家校對話提供具體參考。
用好家校協同育人理念,促使家庭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見證人”
學校每年常態化開展全覆蓋的心理健康素質測評,并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幫助家長見證學生隨年齡增長發生的點滴變化,及時給與關注和幫輔。近年來,家校協同育人理念由矯治轉為預防,從只關注心理危機學生轉變為關注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家校溝通覆蓋面由部分家長擴大到全體家長,理念的轉變是家校合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學校心理健康服務與家庭教育的深層次整合。
家校合作是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整體提升教育質量的必然之舉。青島科技大學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完善家校合力育人機制,拓展合作空間,努力打造與家長需求、學生當下的成長需要和學校當前的教育教學任務相輔相成的活動體系,確保家校合育出真招、見實效。